返回首页

威海鲸园街道:让老街区彰显精致之美

  《社区》杂志2019-8月(下)刊报道了威海鲸园街道的各街巷社区的精致蝶变之路,报道全文如下:

  2018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到威海考察时提出:“威海要向精致城市的方向发展。”一年多的时间里,鲸园街道在环翠区委区政府的部署指导下加压奋进,在“精当规划”、“精美设计”、“精心建设”、“精细管理”、“精准服务”上下足功夫,曾经的老街区正悄然发生着改变……

  硬核升级,

  老街区焕发新活力

  对于老百姓最关心的居住环境问题,鲸园街道压实“打基础、拔钉子、扮靓点”的工作要求。在“打基础”方面,对小区内的绿化进行提升,清理菜地600平,补栽缺损苗木50万株,增加绿化面积2万平;拆除旧奶箱、旧报箱1000余个,修复破损路面5000余平、粉刷老旧墙体2000余平;在小区内重新规划车位,有效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在“拔钉子”方面,利用执法力量下沉的契机,加大拆违力度,拆除私搭乱建50余处、3000平米;清理乱堆乱放500余处、僵尸车50余辆,取得了显著效果,扫清了多年的遗留问题。在“拔钉子”方面,利用执法力量下沉的契机,加大拆违力度,拆除私搭乱建50余处、3000平米;清理乱堆乱放500余处、僵尸车50余辆,取得了显著效果,扫清了多年的遗留问题。在“扮靓点”方面,对重点道路、关键节点进行升级改造,打造孔雀花境、古陌印记等微景观10处,充分征求居民意见,在小区内安装休闲座椅、健身器材等40余处便民设施,得到了居民的广泛好评。

  与此同时,鲸园街道不断强化党群服务阵地建设,规划打造“1+6+N”的服务体系,让资源整合最优化、资源利用最大化。“1”是指升级1处街道级党群服务中心,规范、指导各社区开展活动,起到统筹、定向的作用;“6”是指根据辖区楼宇资源分布,规划打造6处片区党群服务中心,每个片区涵盖2-3个社区,有效地弥补小社区活动场所不足的弊端,实现活动场所及服务的共享;“N”是16个社区和多个商圈党群服务中心,今年我们计划对10个社区的党群服务中心进行“去行政化”改造,改善办公环境,拉近与群众间的距离。

  老村新貌,

  在变革与传承中凝聚人心

  2019年鲸园街道在戚谷疃社区试点“居站分离”,探索了“一委一居两站”的模式。“一委”就是党总支统筹指导“一居两站”的工作,确保社区各项工作是在党的领导之下。“一居”就是居委会,居委会工作人员不承担原有的行政职能,所有的人 “走出去”到居民家中走访,专门开展针对性的服务。“两站”就是工作站和社工站。工作站为居民提供“走进来”的业务办理,要求所有工作人员所有业务都会办理,老百姓等待时间变短了,满意度自然就提高了。另一站是社工站,街道党群社工服务中心派驻两名专业社工到社区,从专业的角度为居民量身定制服务项目,让为民服务更专业、更精准。

  “居站分离”后老百姓的声音社区听地更真切了,社区工作也更有入手点了。戚谷疃社区通过居委会走访—规划师设计—居民投票的自治程序,完成了“红苗乐园”“议事空间”两处社区公共场所的建造,真正实现“让民做主”。在入户的过程中,居委会工作人员还发现了根雕、瑜伽、锡镶等社区达人,引导居民走进社区,自主开展活动。社区刚投入使用的各类功能室几乎天天爆满。

  经历股社分离与模式转变的戚谷疃社区依旧沿用了老村的名字,并以此为根基延伸出属于自己的社区品牌——“谊居”。其目的是通过“源于谊、合于谊、融于谊”的理念,让有着共同生活根基的老居民,在新的社区谊友谊亲,共建“谊久情长”的 “谊居”社区。戚谷疃社区还深挖居民记忆、历史文化,社区里有一条独一无二的记忆长廊,居民可以坐下来慢慢回味从前的时光,这条记忆长廊也成为居民之间的一条精神纽带。苏州街作为威海的老街,在改造中同样传承着老威海的记忆。沿街的公交站点、座椅和雕塑,都是采用复古式,通过这种古朴的质感来诠释苏州街和戚谷疃悠久的历史文化,将历史的氛围融入到居民的日常生活当中。

  智慧社区,

  环保让老小区迎来逆生长

  环境变美了,鲸园街道将目光瞄向了社区的内涵品质。鲸园街道花园社区原本只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老小区,近几年却成功逆袭,特别是在精致城市建设过程中,老小区迎来了逆生长。原来,除了“花园”般的生活环境外,在社区里还暗藏了一套“微循环”环保体系,这让老小区变得更加“绿色”、“智慧”、“共享”。

  智慧“微循环”。环保意识、垃圾分类这些事情对于花园社区的居民来说并不陌生,花园社区的居民也不会为区分“干垃圾”“湿垃圾”而苦恼,因为社区里的“微循环”体系,让垃圾分类变得很轻松,让环保变得像吃饭睡觉一样自然。社区里的堆肥桶将居民的剩饭剩菜发酵为液体肥,并能直接从桶底流入土壤中;社区酵素房安置了4个200斤的酵素桶,可将果蔬垃圾转化为酵素,居民可将家中的果蔬垃圾兑换成酵素;酵素不仅可以带回家养花养草,社区里的共享农场,同样用得着酵素;最后,雨水收集器为社区的花草果蔬提供天然水分。在花园社区,居民可以不花一分钱,品尝到自己种植的绿色有机蔬菜。蔬菜产生的废叶、剩菜可继续参与到下一轮的“微循环”当中。

  共享“益社区”。对于花园社区来说,完成“逆生长”并不是一夜之间的事情,社区党总支的积极引导和氛围营造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努力让居民在环保中感受共享的快乐,在快乐中体会公益的价值。花园社区随处可见的墙体彩绘、井盖彩绘营造出浓厚的环保氛围;原本枯燥乏味的党课,在融入环保主题后变得特别受欢迎;行之有效的可回收垃圾变现机制大大提高了居民的参与度;“益课堂”上制作的手工皂、洗衣液可进行义卖,变为帮扶困难群体的一份份爱心……在这样一个共享、智慧的社区里,居民把家门口的“生人”变为了“熟人”,把“公益”和“环保”变成了生活中的“精致符号”。

  在“精致城市”的目标引领下,鲸园街道迎来了老街区的又一次精彩华变。“精致城市”不仅仅是从无到有的建设,也不仅仅是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而是为民服务永远在路上……只要群众有需要,精致城市建设就没有终点!

初审编辑:李润杰 姜晖

责任编辑:吴杭霏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