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9024540号 鲁公网安备 37010202000111号
技术支持: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
“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桃花节演出现场,市民广场,春秋古镇旅游景区,社区农村文体广场,在一个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点,桃都志愿者唱响新时代、祝福新中国,澎湃起这座城爱国爱家乡的激情与梦想。
巍巍泰山西麓,史圣左丘明故里,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新时代文明实践动人心魄,文明馨香浸润百姓心田。
□周倩倩 时梦莹 王守奎
2018年8月,泰安肥城扛过全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的大旗,牢固树立“实事求是地想、实事求是地谋、实事求是地干”的工作理念,勇做新时代泰山“挑山工”,致力把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打造成传播思想、实践文明、成就梦想的群众身边的百姓之家。今天,这座君子之城,文明实践从来没有这么精彩,从来没有这么生机勃勃。
牢记初心 信仰花开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深改委第三次会议上强调,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要着眼于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调动各方力量,整合各种资源,创新方式方法,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牢牢占领农村思想文化阵地,动员和激励广大农村群众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肥城高起点谋划,高标准建设,扎实有序推进试点工作。2018年10月,肥城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挂牌成立,建成“1个中心、14个分中心、605个实践站”的实践网络,各级党组织主导,三级书记挂帅。市委书记、市长任第一主任、主任,6名市级领导任副主任,20名市直部门负责人任成员,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任中心办公室主任。市委书记先后主持召开4次常委会进行专题研究,并亲临一线指导调研,将破解谁主导、依托谁、为了谁、做什么、在哪做“五大问题”,作为中心建设总体思路贯穿始终。
“抓好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既要发挥好机关事业单位志愿队伍带头作用,更要激发和调动社团组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两者之间的良性互动,努力开辟宣传文化工作的第二条战线。”肥城市委书记常绪扩说。
市委鲜明提出对各类志愿组织要把方向、设底线,对有利于强化党的领导、有利于促进乡村振兴、有利于百姓精神生活,具有文化传承、民俗传统以及自发形成、进步向上的活动,多引导、多支持、多鼓励、少干预,充分激活群众内生动力,切实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为保证试点工作取得实效,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纳入全市党建目标责任制考核,列入文明城市、文明单位、文明村镇、文明校园创建管理,坚持精神激励为主、物质奖励为辅,大力发现典型、培育典型、宣传典型、奖励典型,隆重表彰一批新时代文明实践示范站点、优秀团队、优秀项目、优秀个人。2018年11月、2019年5月,肥城市相继参加中宣部、中央文明办山东座谈会并交流发言,去年以来,中央、省市各级领导先后视察指导工作,肥城市文明实践有定力,全市上下士气鼓舞、精神振奋。如今,一个个特色鲜明的实践站扎根群众,一支支朝气蓬勃的志愿队伍活跃百姓,一次次内容丰富的志愿行动温暖民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肥城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广大群众喜沐新时代文明实践春风。
志愿蒸腾 服务花开
广大志愿者、志愿服务组织、志愿服务工作者要立足新时代、展现新作为,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继续以实际行动书写新时代的雷锋故事。习近平总书记在对中志联第二次代表大会的贺信中,为新时代志愿服务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志愿者是主体力量,志愿服务是基本形式。肥城市以全国试点为契机,深入推进“全民志愿”“全城志愿”,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像蒲公英的种子一样到处萌芽开花,让肥城成为一座“志愿者之城”。
“要切实发挥文明实践中心的统筹协调作用,坚持党组织主导,宣传部门牵头,志愿组织主体,群众广泛参与,推动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常态化开展。”肥城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名树伟说。
以上率下,志愿队伍全面覆盖。肥城市成立了肥城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总队,市委书记任总队长,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任副总队长,选取了12支与农村群众关系密切的市直部门队伍和活动开展多、群众评价优、社会形象佳、作用发挥好的22支社团志愿队伍作为骨干志愿服务队。发挥党员干部示范带头作用,整合农村道德促进会、红白理事会,挖掘用好全市老党员、老教师、老模范以及各类乡村文化人才资源,目前全市机关企事业单位、14个镇街区、605个社区(村)志愿服务队伍实现全覆盖。
激励引导,激发队伍内生动力。坚持“三多一少”,设定负面清单,有效激发社团活力,120个市直部门单位与24个城市社区建立双报到制度,全市51家志愿组织常态化进驻社区乡村,每个社区村至少有了1支群众身边“永不离开”的特色队伍。肥城市旗袍协会2016年刚成立时只有七八人,目前发展到三百多人,活动遍布城乡大地。潮泉镇百福图村“秦歌戏社”在村退休干部孙勤远的组织号召下,目前形成了由11名热爱戏曲传唱的中老年人组成的志愿服务队伍。以老党员、老干部为骨干,石横镇前衡鱼三村成立了32人的“党旗红”志愿服务队,带头除陋习、传文明、树新风,成为全村人见人爱的党旗红。肥城市建管局因势利导,发挥全市建筑安装企业多的优势,成立了由56家爱心建安企业、200名志愿者组成的建安业志愿服务队。如今,从市直到社团,再到村级,各类志愿队伍在肥城呈星汉灿烂之势,830支志愿队伍,近13万名志愿者用实际行动传递正能量,温暖肥城各个角落。
层层订单,精准服务群众所需。肥城市文明实践志愿服务,聚焦群众所思所想所盼,制定公开志愿服务项目菜单。灵活方式,活动走心接地气。理论政策讲、扬善抑恶评、关爱扶弱帮、文化下乡乐、节日节点庆,去年以来3680场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如火如荼、蓬勃开展,实现了月月有主题、周周有活动、人人可参与。“自2016年以来,我们开展‘与爱同行、为你而歌’公益巡演,已举办55场,走遍全市各个镇街区,走进偏远乡村和城市社区,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同时将党的思想理论政策送到群众心坎上。”肥城市爱心公益协会党支部书记王开杰说。不仅如此,“一帮一”爱心助学,肥城义工协会十二年如一日捐助贫困学生,累计捐款百万余元。助残圆梦之旅,蓝水滴助残公益发展中心2014年以来,每逢全国助残日,连续6年组织残障朋友外出旅游,受益残疾人及家属400人。“爱心驿站”暖身又暖心,肥城市阳光公益协会依托爱心商家,在全市设立19处爱心驿站,为环卫工人提供了喝茶歇脚、遮风避雨的场所,公益的阳光让这座城市更有温度。
统筹整合,盘活用好阵地资源。群众在哪里,活动就开展到哪里,阵地就建在哪里,肥城市以社区(村)为平台,依托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整合盘活各类社会资源,建好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志愿者提供服务、群众参与活动搭建了广阔平台。孙庄社区投资300万元,建成高标准新时代文明实践站,400平方米实践站功能室、7000平方米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100米长的新时代文明实践长廊、110平方米的新华书店社区图书馆融为一体,为群众提供了文化娱乐、读书学习的好地方。丰园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通过完善各类功能场所,市直报到队伍、街道党员队伍、社团志愿队伍、社区志愿队伍5支队伍在这里实现大融合。“以前我们社区出节目,自己没有人才,也没有队伍进来,现在我们有了常驻的队伍,自己就能办一台文艺节目了。”丰园社区主任、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副站长张海琴说。
润物无声 幸福花开
以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为抓手,肥城市将文明实践与弘扬君子文化、创建文明城市、推动乡村振兴相结合,突出融合发展,实现常态化、制度化。
“肥城市志愿服务活动有好的基础,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要充分发挥这方面的优势,通过多组织开展群众喜闻乐见、便于参与的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讲好肥城故事,倡树新风正气。”肥城市委副书记、市长殷锡瑞说。
君子文化教化人心。大力弘扬以君子文化为重点的优秀传统文化,启动左丘明研究院“君子讲堂”,村村成立新时代文明实践大讲堂,举办传统文化、文明礼仪、卫生法律等文明实践讲座培训1130场。高新区在全区各村开办乡村儒学大讲堂,聘请山东大学儒学院颜炳罡为名誉讲师,成立以退休干部、退休教师、儒学爱好者、道德模范、老党员为代表的40人的宣讲队伍,目前宣讲80场,受益群众上万人次。王庄镇海子诗社农民诗人创作诗词,湖屯镇曹庄村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孝文化长廊、孙庄社区“故事班子”编排的文艺节目中……“爱国、诚信、正直、奋进”的君子文化被以各种形式传播,唱响君子之风,更凝聚了民心。
弘扬传统文化,发展先进文化,各类群众性文化志愿活动蓬勃开展,尤其围绕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各类“我和我的祖国”爱国歌曲大家唱、红色故事会、知识竞赛、戏曲大赛等活动上千场次,唱响了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主旋律。
新风正气带动人心。破除农村陈规陋习,“鲜花送文明”“道德促进会”显现威力,“肥城好故事”“肥城好视频”产生效应,文明实践在润物无声中落到实处。2019年4月,山东好人发布仪式在肥城举行,在这片热土上上演的一个个动人故事,如同一篇篇动人心弦的乐章让人回味感叹、热泪盈眶。7月,全国退役军人表彰大会在北京召开,玄绪华荣获全国模范退役军人,这也是肥城首位全国最美退役军人。目前,全市评选文明之星837名,市内媒体开设专栏,刊发“肥城好故事”51期,拍摄好视频57部,推出中央、省市各级好人359名、道德模范48名。
人人都是实践者,人人都是受益者。湖屯镇张店村成立“文明银行”,每月对村民的行为习惯进行量化评比,村民用文明换福利,提升了整个村的文明程度。张店村党支部书记陈月海说:“原来村民坐在一起就拉闲话、打打牌,现在都在做文明事、当文化人。”如今,在肥城,礼让斑马线已经成为常态,见义勇为、助人为乐等好人好事此起彼伏,无偿献血、慈善捐款等一呼百应。新时代文明实践,成为巩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的“助推器”,文明肥城“如生春风”。
关爱帮扶温暖人心。深化文明实践,让新时代文明之风吹进寻常百姓家。为167733户特困家庭、残障人士、困境儿童帮扶资金1812万元。老城街道在全处各村面向建档立卡贫困户开办扶贫“爱心超市”,小小积分卡小积分激发群众精气神,既为爱心人士搭建了平台,也让部分贫困户克服了存在的“等靠要”思想,激发调动贫困户内生动力,积极投身乡村振兴。新时代文明实践育出的好风尚,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文明素养、道德滋养和精神力量。
新时代孕育新希望,新风尚带来新变化。今天漫步肥城街头,人们处处感受到“开放、包容、务实、敢当”新时期肥城精神的厚重,见证着“党建新高地、法治新高地、市场新高地”的精彩节拍,也倾听着“社会高质量发展、百万市民共享共荣”的铿锵脚步。
今天,君子肥城不仅有颜值,还有气质!新时代文明实践遍地开花,文明的力量如潮奔涌,磅礴前行。
新时代文明实践,永远在路上……
初审编辑:李润杰 姜晖
责任编辑:吴杭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