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9024540号 鲁公网安备 37010202000111号
技术支持: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
传承辛锐精神、讲好红色故事的基层教师刘希云;扛起一把扫帚、扫出一片天地的环卫工人王静;讲述三涧溪故事,展示乡村振兴成果的村民叶贵芬;以身试险、黄河阻泳的普通农民王和新……6月4日,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4名新时代文明实践宣讲员参加由济南市“中国梦·新时代·祖国颂”百姓宣讲比赛,与来自全市各区县、各行业的98名宣讲员,一起用朴实的语言、真挚的情感、鲜活的事例,把红色精神、奉献精神、实干精神、献身精神广为传播,弘扬了主旋律、壮大了正能量。
“在唱好辛锐的同时,我还带领孩子们排演以辛锐光辉事迹为背景的大型柳子戏《辛锐》。我从来没有接触过戏曲编导,孩子们也没有任何的表演基础,排演一部时长达两个小时的柳子戏剧目,对于我这个年近50的人来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可是我觉得,把辛锐的事迹搬上舞台,能让更多的人切身感受辛锐的忠诚和不屈,于是,唱、念、做、打,我就从零开始,从头学习。为了把握准剧中七十多个人物的言行举止、心理活动,我多次到辛锐的牺牲地去感受,一次次揣摩,一次次碰撞,一次次交流,一次次瞻仰,都是一种精神洗礼,也更加坚定了我讲述辛锐故事的决心……”来自章丘区辛锐中学的教师刘希云用真情讲述革命烈士辛锐的悲壮故事。
“有人问,你年纪轻轻,图啥?我说,看看美丽的街道,整洁的公园,呼吸着清新的空气,凝望着灿烂的笑脸。哪里不凝结着我们的心血,哪里没留下我们的足迹,哪里没有“唰唰唰”的扫地声呢。这比奖状厚,比奖杯重,比勋章强!
2012年12月,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关键时期,我被调到双山街道担任环卫所长。能扫出卫生城市新气象,我很骄傲。于是,扛起扫帚,和同事们整天行进在烟头、瓜子皮、口香糖这些硬骨头最难啃的地段,可它们就像扎了根一样长在地上,只能一点一点地用手抠。周末的时候,一个10来岁的小女孩不是帮我们清扫积水……这不正是环卫精神、社会文明的传递吗?一把雨伞撑起了最美的文明,一把扫帚扫出了靓丽的风景。”来自章丘区环卫中心的一线工人王静用自己20年的亲身经历诠释着什么是奉献。
“想到村民以后不用背井离乡去打工,家门口就能就业,她咽下委屈和泪水,顶住各方压力,坚定地走了下去……三涧溪村,变成了全国的乡村振兴示范村,而且还建立了乡村振兴学院,这在全国而言,恐怕还是第一家。这就是高淑贞带领三涧溪村发展的完美答卷!我现在是三涧溪村的一名讲解员,每天讲解高书记和我们村的故事,我也会像高书记说的那样,只要坚定不移跟党走,以人民为中心,就一定能把三涧溪村打造成齐鲁乡村振兴的样板村!”来自三涧溪村的村民叶贵芬从一个亲身经历者的视角,讲述着村党委书记高淑贞敢闯敢创、善作善成的故事。
“2012年五一以后,我在河边锄地,看到一帮孩子在河边趟来趟去,我再三劝说他们怎么都不走,怎么办?正好河岸边有一颗枯死的小杨树,大约四米多高,我使劲折断,说,这个地方有陡滩很危险,不信我给你们试试!‘你骗人吧?’‘哪有这么深?’我一步步往河水里走,河水没过了脚腕,再往前走,河水到了膝盖,再往前一步,就是陡滩,人没了头,木棍也随水漂走了,我带着一身泥水露出头,抹了一把脸满怀信心的以为孩子们会信服,结果那帮孩子哈哈大笑说:“你别吓唬俺了,是你蹲下了吧。”当时的我又气又急,为了让他们相信,我游着追回木棍,重新回到陡滩处再次下水,我和木棍没入河水中,只有十几公分的树梢笔直的露出水面,我把木棍拿上岸比了比,这里的水深是我身高的两倍,这里离岸边还不到2米远!看到这情景孩子们都吓呆了,他们自觉地走了。没想到,他们走出十多米突然转身挥着手对我说:叔,谢谢你,我们记住了。那一刻虽然身上有点凉,但我的心里暖暖的……此后,只要劝不走的,我就采取“你不上来我下去”冒死下水“以身试险”,让他们心服口服的离开。”来自黄河岸边的农民王和新传递的是自己以身试险、拼命阻泳的动人故事。
我们都在努力奔跑,我们都是追梦人。宣讲员用平凡人不平凡的故事,讲述着新时代的新梦想。章丘也将挖掘更多更精彩的故事,讲出百姓真情、道出群众心声,接地气入人心,向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
初审编辑:李润杰 姜晖
责任编辑:陶云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