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足不出户与艺术相伴和衷共济聚战“疫”力量 “线上文化大餐”送到百姓心坎上

 
 
  

  □ 本报记者 陈巨慧

  疫情期间,全省文化馆虽然临时关闭,取消或推迟原定文化活动,但仍坚持做好线上文化服务,把优质的文化大餐送到百姓心坎上,丰富疫情防控期间群众文化生活,凝聚战胜疫情的正能量。

  足不出户畅享艺术培训 

  受疫情期间场馆关闭的影响,全省各馆的室内培训课程全部暂停。为此,各馆调整服务方式,整合优质的师资力量与网络课程资源,面向广大市民推出网络培训课程。

  山东省文化馆将“新六艺学堂”公益培训课程“搬到”线上,创新打造了“礼乐云课”新品牌,通过在线上发布培训视频教程,让百姓“足不出户”也能与艺术相伴,享受高品质文化服务。

  青岛市文化馆积极发挥人才优势,利用“快乐假期”跟我学和老年大学两个平台,策划制作了书法、广场舞教学等数字文化资源,打造网络公益培训课堂。济南市文化馆推出艺术在线学——“文旅e家助力美好生活”栏目,提供声乐、书法、绘画、舞蹈、摄影、戏曲赏析等多门类的在线视频教学。烟台市文化馆与“爱艺术+”联合打造了涉及音乐、美术、舞蹈、戏剧等50个艺术门类的“云端学艺术”网络艺术云平台,全天免费播放,市民可通过其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在线浏览丰富的艺术课程资源,参与公益艺术培训。

  文化慕课意外火爆 

  为了丰富广大群众“宅”在家中的闲暇生活,山东省文化馆整合推出了涵盖国学传统、生活百科、体育建设、文化艺术等10大类的400套慕课资源。只需要在手机上打开省文化馆微信公众号,点击“线上活动”中的“文化馆慕课”,大家就可以挑选自己感兴趣的课程进行线上学习。同时,慕课资源每天在省市县三级文化馆进行联动发布,各市馆也先后在微信号推出了“慕课”相关栏目。由于操作方便、内容丰富、趣味性强,文化慕课意外火爆。

  除了慕课,各馆还推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网络非遗、疫情防控知识普及、线上展览等主题活动。济南市第二文化馆举办了油画线上展览,展出优秀油画作品近40幅,让市民足不出户接受艺术熏陶。威海市群众艺术馆在公众号推出新冠肺炎防疫知识竞答活动,普及防疫知识。滨州市文化馆准备了名师讲坛、传统文化、线上360美术展及非遗项目展示等线上文化活动,让群众在家逛非遗、看展览、听讲座。潍坊市文化馆则通过公众号策划上线了乐听网、乐学网、百科视频、文化易点通、宝宝智库、传统文化百科等系列艺术普及资源。

  文艺创作聚能量 

  在抗“疫”的非常时期,全省文化馆系统迅速行动,创作、发掘、推出了一大批优秀群众文艺作品,用艺术凝聚起人民群众抗击疫情的强大精神力量。

  自2月1日起,山东省文化馆面向全省开展“打赢疫情阻击战·汇聚文艺正能量”文艺作品征集活动,共征集到文学、美术、书法、摄影、音乐、舞蹈六大类艺术作品1321件(上图),并挑选部分优秀作品在公众号、网站进行集中展播展示。

  各市馆也迅速组织动员,文化馆业务骨干结合各自的专业特长,积极开展抗击疫情文艺作品创作,并进行作品征集展示。泰安市文化馆推出了歌曲《担当》《我是党员我先上》等优秀作品,聊城市文化馆面向各县市区征集各类作品近500件,临沂市文化馆推送战疫情优秀文艺作品系列18期……这些作品以小见大,书写抗击疫情的英雄壮举,讴歌感人事迹,传递着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信心和决心。

  非遗人在行动 

  疫情发生以来,全省各级非遗保护单位和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积极参与到宣传疫情防控的队伍中来。省非遗保护中心发出《致全省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的公开信》,号召全省各级非遗传承人按照“保安全、促创作、鼓士气”的原则,积极行动起来,创作文艺作品,宣传疫情防控一线涌现出的感人事迹,提振士气、众志成城,以实际行动为疫情防控工作贡献非遗传承人的力量。

  通过成立抗击疫情山东非遗人微信群,省非遗保护中心共征集到全省非遗项目各门类作品4100余件。其中,曲艺、传统戏剧(歌)1200余件,涵盖我省山东大鼓、山东琴书、山东落子、山东快书、柳子戏、吕剧、五音戏、柳琴戏、皮影戏等诸多曲艺、戏剧门类;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作品近2800件,涵盖剪纸、木版年画、泥塑、面塑、木雕等作品。一系列安民心、鼓士气的非遗作品,用各自不同的方式传递着能量与信心。

  此外,省文化馆与百花洲传统工艺工作站微信号合作,建立非遗手艺人Live实验室慢直播平台,在疫情期间线上推送非遗传承人现场制作视频,普及非遗知识,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目前平台已有20位传承人进驻,在线观看人数突破1.5万人,分享传播近万次。

初审编辑:李润杰 姜晖

责任编辑:吴杭霏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