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东营市垦利区:让新时代文明实践遍地开花

  “黄河口镇的理论宣讲团经常来我们村宣讲。这不,镇上的宣讲团成员李主任来讲专题党课了。”说起听党课,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区黄河口镇十三村七十多岁的李奶奶乐呵呵地说道。

  黄河口镇以村级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基地,盘活用好各类资源,建立群众身边的宣讲队伍,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开展形式多样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全方位打通基层理论宣讲的“最后一公里”,推动文明和谐新乐章在黄河口镇奏响。

  乡村小课堂:打造理论宣讲新阵地

  “西红柿生长的适宜温度是24℃到26℃,它是一种需要光照的农作物,对光很敏感。光照充足,可以让西红柿生长旺盛。”在黄河口镇万尔村的蔬菜大棚内,农林站工作人员正在用接地气、带有“泥土味”的方式向菜农讲解蔬菜种植技巧。

  黄河口镇坚持把村级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作为农民学知识、长才干的主阵地,结合村内现有的产业项目开展专业技能培训。乡村小课堂给村民们讲政策、谈经验、理思路、树新风,打造理论宣讲新阵地。

  百姓大舞台:丰富群众业余文化生活

  在于林村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上,五七村“乡音艺术团”的成员敲起威风锣鼓,舞动着手中的彩扇,一个个精神抖擞,神采飞扬,优美的舞姿抒发对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

  “我们最近又新学了广场舞、大秧歌、扇子舞,我们要把党和政府的好政策传播到寻常百姓家,让村民足不出户就能观看到文艺演出。”垦利区人大代表、五七村“乡音艺术团”成员张东梅介绍道。

  黄河口镇村村都建有文化广场,为文艺爱好者们提供了一个展示的舞台,村内会定期邀请广场舞老师对村里的文艺队伍进行专门辅导,让广大群众在参与活动的同时,受到文化艺术的熏陶。

  志愿服务站:集结爱心,弘扬雷锋精神

  “床上的新床单是村里和镇上的志愿者们帮我铺好的,孩子们经常来看望我,帮我打扫院子里的卫生、收拾屋子。”提起这群“可爱”的人,于林村的郭大爷赞不绝口。

  清洁环境、敬老助老、传播孝道、传递文明……在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中,黄河口镇坚持探索实现志愿服务和群众需求精准对接,以志愿服务引领乡风文明新风尚,以乡风文明助推乡村文化振兴,营造“人人争做志愿者”的良好氛围。

  惠民便民点:贴心服务,全方位便民

  “我们定期来各村的惠民便民点为村里的老年人测量血压,省得大家自己去医院了。一会儿我们还会做一个简短的健康养生知识讲座。”正在惠民便民点为老人测量血压的小王说道。于林村的“于林家——爱在延伸”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围绕群众需求开展形式多样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为村民提供健康义诊、知识讲座、红白理事、村务代办等便民服务。

  村级惠民便民点切实解决了关系群众利益和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问题。接下来,黄河口镇将进一步规范便民中心和村级惠民便民点工作。同时,服务方式“零距离”,让群众真切感受到便捷。

  村民谈心室:化解矛盾纠纷

  “李哥,咱按照法律规定来说,一户只能有一个宅基地,你家在村里已经有了一处宅基地了,所以你跟张叔签订的购买他宅基地的合同是无效的。”一大早,黄河口镇双义河村法律顾问马卫峰就在“谊和小栈”办公室“开张”了。

  近年来,黄河口镇以推进社会治理创新为根本出发点,以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水平、维护全镇社会稳定为总目标,探索出了网格管理“一体多元”社会治理模式,以全镇网格管理体系为基础,充分融合基层党建、综治、司法和公安等资源,发挥最大融合效能,取得了良好实效。

初审编辑:李润杰 姜晖

责任编辑:吴凡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