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威海荣成建设乡村“复兴少年宫”

  近期,每天放学后和周末,荣成的少年儿童都扎堆往乡村“复兴少年宫”里钻,吸引孩子们的都是课堂上不容易接触到的新奇内容,戏曲、摄影、剪纸、“三渔文化”;“这里的课程丰富,寓教于乐,孩子特别喜欢。”荣成市桃园街道嘉和社区的刘女士说,每个周末她都带6岁的女儿到乡村“复兴少年宫”来,“少年宫把我们家长的烦心事变成了暖心事。”

  作为全国50个乡村“复兴少年宫”建设试点县(市、区),荣成市自今年9月份起全面启动乡村“复兴少年宫”建设。按照“城郊先行、辐射全市”的建设思路,荣成市目前已在33个乡村学校少年宫、6个镇(街)文明实践所、20个村(社区)文明实践站挂牌试点建设乡村“复兴少年宫”共59个。

  乡村“复兴少年宫”建好了,谁来服务周边少年儿童?以寻山完小乡村“复兴少年宫”为例,来自荣成市文明宣讲团、和风习语宣讲团等市直专业宣讲团以及哈理工(威海)、寻山完小等志愿服务队的18名骨干志愿者受聘为乡村“复兴少年宫”志愿辅导员。

  荣成市把乡村“复兴少年宫”建设作为新课题、新任务,整合阵地、志愿等资源,积极探索符合自身实际的建设运营模式。除了按照“一宫一案”的标准进行打造,荣成市还依托22处镇级文明实践所以及829处村级文明实践站等阵地,以志愿者为主要力量,以志愿服务为主要方式,推动现有优质志愿资源下沉,发动、吸纳社会专业讲师、乡村学校教师、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五老”志愿者、返乡高校学生等志愿群体参与辅导教师队伍,补齐乡村“复兴少年宫”师资力量短板。目前,荣成共设置专业辅导教师1138名,聘请各类社会兼职辅导教师526名,组织开展专兼职辅导员培训班6期。

  服务能否深入人心,关键要看供需能否精准对接。抓住活动育人和实践养成两大优势,荣成市采取社区“自主”服务一部分、文明实践中心云平台“点单”服务一部分、聘请专业辅导老师“精准”服务一部分、社工服务中心“专业”服务一部分的运作模式,在课后、节假日,结合少年儿童需求和辖区实际,精心推出乡村“复兴少年宫”相关活动项目。以寻山街道乡村“复兴少年宫”为例,寻山街道有着大量外来务工人员,乡村“复兴少年宫”就设在了外来务工人员较为集中的青鱼滩社区,并开办“四点半”课堂,开展学科辅导、答疑解惑、课外阅读等多项课外延时服务。

  随着乡村“复兴少年宫”建设的不断推进,荣成市结合少年儿童兴趣爱好,将其作为面向广大农村少年儿童开展道德培育、文体娱乐、劳动实践等“增能增智”活动的重要场所,并盘活优质教育资源,按需配套,打通服务少年儿童的“最后一公里”,让少年儿童在学中乐,在乐中学。

初审编辑:李润杰 姜晖

责任编辑:吴凡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