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菏泽市巨野县:为老设置“1号键” 志愿服务在身边

新时代文明实践春风化雨

为老设置“1号键” 志愿服务在身边

  本报记者 赵念东 本报通讯员 谢新华 吴佳笑

  “水管怎么突然坏了,这么热的天,咋办?”因为家中自来水管道破裂,菏泽市巨野县章缝镇肖楼村村民肖兴全有点作难。思索片刻,他按下了手机里的“1号键”。不一会儿,村里的志愿者肖志其便来到肖兴全家中了解情况,随后联系维修工上门。一直到水管修好后,肖志其才离开。

  肖兴全今年70岁,是村里的五保户。“由于不会拨打电话,有什么事我都是骑三轮车找人帮忙,而如今只需按“1号键”,就能联系到志愿者,真方便。”肖兴全口中的“1号键”是章缝镇推出的一项志愿服务,借助手机快捷拨号功能,把老年人手机上的数字键“1”,统一设置成帮扶志愿者的手机号。现如今,这个快捷键成为老年人的亲情键、暖心键、幸福键、救命键。

  章缝镇65岁及以上老年人有4800余名,绝大部分老年人都是独自居住。针对孤寡老人、留守老人等困难群体的情况,章缝镇积极构建亲情式、温馨式服务体系,推出“1”键呼叫志愿服务活动。老人遇到急事难事时,能第一时间发出求助信号,志愿者全年无休、24小时待命,保障着老人的安全。

  “我们志愿者挨家挨户上门,对孤寡、独居、残疾等特殊困难群体进行走访,完善专档信息,并为老人建立亲情网,为留守老人手机上的数字‘1’设置快速拨号服务,并讲解使用方法。”肖志其说,“我们还为不识字或视力不好的老人手机的‘1’号键贴上贴纸,确保他们需要服务或遇到困难时,能第一时间联系到本村结对帮扶志愿者。

  “为老”设置“1号键”,是章缝镇推行“五为”(为老、为小、为困难群体、为需要心理疏导和情感慰藉群体、为社会公共需要服务)志愿服务中的“为老”服务,也是章缝镇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创新志愿服务方式的创新之举。

  章缝镇党委书记马爱国介绍,“1键拨号”,直接呼叫志愿服务者,在特殊情况下,也成了困难群体的生命保障之键。确保独居老人遇到特殊情况,可以直接呼叫志愿服务者,避免意外发生,有效保障困难群体生命安全。截至6月底,章缝镇已为300余名留守老人设置了“1”号快捷键,为留守老人解决用电、用水、维修家电、送医等服务500余次。

  章缝镇创新推行“1”键呼叫志愿服务,是巨野县优化资源整合,搭建“五桥”(尊老扶幼双助力的“童心外婆桥”、党群携手聚合力的“鱼水连心桥”、互助共建激活力的“邻里爱心桥”、文明婚恋绽魅力的“同心会鹊桥”、矛盾化解增稳力的“和合居枫桥”)路径,探索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的一个缩影。

  今年以来,巨野县按照阵地整合化、服务群众最大化原则,整合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党群服务中心、文化广场等基层阵地资源,打造“党群服务+文明实践+社会治理”综合体。形成一站多点阵地体系,将理论宣讲、网格管理、矛盾调处、文化文艺、法律科普等共5204支志愿服务队,统一融合为功能定位和职责分类鲜明、群众便于理解、行动集群聚力的“五桥”服务联队,精准对接群众需求。

  “搭建‘五桥’,旨在通过志愿服务,化解群众面临的难事,疏通基层面临的难点,用志愿服务的‘辛苦指数’换取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巨野县委常委、宣传部长高素娟说。

  目前,巨野县已建成县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1个,实践所17个,实践站634个,实践家庭站1902个,四级坚强阵地架构,把“五为”服务的温暖融入万家灯火。

初审编辑:李润杰 姜晖

责任编辑:吴杭霏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