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夹缝中生长 聚散中壮大 “生态 山东当代艺术研究展”举行

  刘媛媛

  “生态·山东当代艺术研究展”像一块石头在山东艺术圈激起了涟漪。一个个重要事件、一场场大型展览、一位位艺术家再次回到观众的视野中。参与展览的17位艺术家:朱艾平、隋建国、张永见、焦应奇、李刚、杨越、张望、顾黎明、周伟华、郭振宇、孙磊、杜小同、周长勇、曲衍志、高相发、邱飞、毕晓慧处在山东当代艺术发展的不同阶段,始终保持着对所处时代人们的生存状态和新的语言变化的敏感度。他们的代表作品勾勒出山东当代艺术的轮廓和生态。展览基于对山东当代艺术整体环境的审视,试图显现山东当代艺术的历史样貌,梳理发展脉络,展示当下生态结构,继而向未来发问。展览是文化和旅游部“2018年全国美术馆青年策展人扶持计划”项目。

  2015年,山东美术馆组织开展了以山东“85新潮”时期前卫美术活动为核心的走访、梳理、研究工作。多位在“85”时期相当活跃的山东本土艺术家,深切回忆了山东前卫艺术曾经的鲜活状态,并表达了对山东省域内的美术发展未能沿着“85新潮”开创的道路走出一条全新分支,以至于在丰富多元、波澜壮阔的当代艺术大潮中近乎失声的遗憾,在后来的省域美术发展进程中也没有与之形成明显的承继关系。即使在今天,当代艺术及相关活动也难以得到山东观众的普遍反应。这使我们提出疑问:山东有当代艺术吗?山东的当代艺术生态如何?山东的当代艺术如何更好发展?基于上述研究,怀着对探寻山东当代艺术未来最大可能的希冀,我们策划推动了本次展览,以期建设健全、良好的本土当代艺术生态圈

  展览开幕同期还举办了研讨会,由中国美协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山东美术馆艺术总监孔新苗主持,他说:当代艺术的思维拒绝惰性,拒绝按照日常习惯和传统的套路表达,而是要利用日常习惯和传统观念表达新的创意、揭示新的可能。山东当代艺术家应该有当代艺术最根本的关怀,对社会、生存的惰性有一个直观的警醒、感人的表达。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批评家夏可君表示,整场展览体现出了策展人对于山东当代艺术的准确理解与独特视角,既有艺术史与发展线索的考量,也有对艺术家代表作的选择;既有文献史的价值,也有艺术作品的价值。因此,参加展览的艺术家都有明显的个人语言和风格,极具辨识度。他们具有超越形式主义的情结,不仅有形式主义的语言,还有对材料强烈的探索、对艺术边界的跨越,尤其是对跨越材质的边界的探索。

  艺术家、中央美术学院教授隋建国作为山东“85新潮”的亲历者,以山东为例讲述了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概况:山东当代艺术从青年美术运动开始兴起,试图从原来的老美协系统里脱离出来,走一条新的路。北京的中国现代艺术大展就是连续转换过程中的高潮。在这一系列转变中,山东青年艺术家向两个方向涌出:进京、出国,导致山东自身当代艺术力量减弱。但无论如何,它的存在使中国当代艺术持续拥有它独特的力量。浙江传媒学院教授、批评家杨大伟以两个字来表达对这个展览的体会。从某种程度上来看,是这个展览体现出当下山东的一种艺术生态,更多的是山东当代文化的自觉,具有集合性的展示和呈现;的缘由是一些艺术家的创作虽没有在山东本土完成,但是他们在骨子里依然浸染着山东文化的某些特质,也是一种能量场的边际放大。他说。

  山东美术馆馆长、山东省美协主席张望在总结时表示:新时代的文化发展要求我们坚持与时代同步伐,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这样一个时期,山东应该从美术理念和方向上有所调整,而生态展览的策划、举办恰逢其时,它将引导大众对当代艺术产生新的理解。

  (作者系展览策展人、山东美术馆策展部副主任)

初审编辑:李润杰 姜晖

责任编辑:陶云江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