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记者手记:再看歌剧《沂蒙山》,不只是感动

DSC_9611.JPG

齐鲁网9月25日讯 2019年全国两会期间,民族歌剧《沂蒙山》在北京首演,我有幸第一次完整地观看了这部歌剧。起初,我仅仅把这次演出当作一次常规的采访,然而当歌剧结尾全体演员上台致谢时,我情不自禁的留下了泪水。不单是我,同去的几个老爷们都哭的稀里哗啦。

老实说,作为一名跑文艺口的媒体工作者,经年累月的“感官刺激”让我对于“眼泪”有了一定的免疫。因此这段经历令我第一次对一部“主旋律”作品刮目相看,以至于此后很长一段时间,都变身“自来粉”,向同事、朋友不断安利。

DSC_9683.JPG

就在昨晚,歌剧《沂蒙山》在国家大剧院再次上演,熟悉的曲调,熟悉的剧情,熟悉的味道,当然还有久违的感动。演出后,一位北京市民激动的表示这部歌剧的创作十分成功:“它深刻展示了军民水乳交融、生死与共铸就的沂蒙精神,以及我们党要为人民,这样一个宗旨,这样一个初心是不能忘的。”

究竟是什么让一部主旋律作品如此触动人心,所到之处一票难求,收获好评无数?我曾经一度费解?毕竟在许多人眼中,提到主旋律,大都会被冠以“说教、形式主义”等帽子。不过,此次再看《沂蒙山》,我似乎找到了一些答案。

DSC_9427.JPG

虽说金无足赤、众口难调,但在我看来,某些主旋律作品被诟病的原因除了混搭流量、偷换概念等硬伤之外,归根结底还是“脱离现实,不接地气,缺少诚意”。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文艺界社科界委员时指出,人民是创作的源头活水,只有扎根人民,创作才能获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而歌剧《沂蒙山》的成功,便是“文艺创作扎根本土、深植时代、扑下身子、踏实干事”的最好诠释。

DSC_9593.JPG

“搞创作,首先创作者自己得有代入感,需要对创作内容有深刻的理解和感悟。来到让人感动无数次的抗战故事发生地,亲身感受这种氛围,对创作者来说必不可少。”歌剧《沂蒙山》编曲栾凯在接受采访时曾这样说过。

的确,即便是基于历史原型的艺术再创作,主创人员依然希望故事中的人物“鲜活、立得住、接地气”。因此,创作团队历时两年,十一次采风,九易其稿,歌剧对故事细节的把控可谓做到了极致,而这一切的目的就是两个字“真实”。

DSC_9586.JPG

真实的故事、优秀的创作、一流的演员、顶级的舞美,种种要素叠加,催生出一种奇妙的化学反应。当一幕幕犹如史诗般波澜壮阔、荡气回肠的画面呈现于舞台之上时,观众丝毫未曾觉得有任何距离感,反而沉浸于故事营造的情感漩涡之中,与剧中人物同喜同悲,久久不能抽离。

于是,演员哭了,观众哭了,记者哭了,歌剧《沂蒙山》成功了!

如何让主旋律更接地气,在当下讲好红色故事?我想,歌剧《沂蒙山》或许可以给我们一些启示。

初审编辑:李润杰 姜晖

责任编辑:吴凡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