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烽火天福山》再现“胶东抗战第一枪”

  近日,音乐舞台剧《烽火天福山》在威海市文登区市民文化活动中心进行演出。频频响起的掌声和谢幕时经久不息的掌声,是现场观众对这部话剧的最大肯定。

  总导演李雅菂说,为了打造出“让人热血沸腾,也会让人心生温暖,让观众觉得这些革命先烈离我们并不远”的舞台剧,创作团队一直在精益求精,“随着我们对历史和人物的进一步理解,内容一直在不断地调整和完善,我们的最终目的就是让这些历史人物活生生地站在舞台上。”

图片

  今年,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深化党史学习教育,充分发挥文化铸魂作用,文登区委宣传部、文登区文化和旅游局等部门联合打造了音乐舞台剧《烽火天福山》。

  为把这部剧打造成精品,文登区聘请中央戏剧学院博士、中国戏曲学院教授赵建新担任编剧,中央戏剧学院音乐剧系副教授、戏剧戏曲学博士李雅菂担任总导演,并由中国戏曲学院音乐系副教授于祥国为该剧作曲。

图片

  1935年冬,“一一·四”暴动失败后,胶东革命处于低潮,理琪临危受命来到胶东,重建胶东特委,并寻找失掉联系的党员,发展新党员,重新聚集革命力量。

  1937年12月,理琪任书记的第四届中共胶东特委以昆嵛山红军游击队为骨干组建“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三军”,并于12月24日举行了天福山抗日武装起义,打响胶东抗战第一枪。1938年春,理琪在雷神庙战斗中壮烈牺牲,年仅30岁。

  《烽火天福山》就取材于天福山起义这一历史事件。“天福山起义中,涌现出了于得水、林一山、于烺等很多英雄人物,我们创作团队思虑再三后,决定把本剧主人公定为理琪。”李雅菂解释,“这并不是因为他是‘第三军’的军政委员会主席兼三军司令员,而是他的经历更能折射出共产党人的家国情怀。”

  理琪,原名游建铎,河南省太康人,出身自一个地主家庭,却投身于胶东革命,并献出了年轻的生命。“理琪没有单纯的家园的概念,他心中的家就是这个国家。这一点是最打动我们创作团队的。”李雅菂说,“我们在剧中特别想把家国情怀这个点凸显出来,因此设计了一些艺术化的闪回、隔空对话,来呈现他对家园和家国的抉择。”

  演出中,“理琪”频频地呈现笑脸,挥舞战旗时是欢笑,对待战士是微笑,面对战斗是冷笑。“笑”是执行导演、主演钱震宇对于理琪这一角色的理解总结。“遇到困难的时候,用笑去化解;开心的时候,用笑来释放。在我的理解中,他这短暂的一生,都是用笑去接纳或给予,用笑来传递温暖和力量。”钱震宇说,他不断翻阅相关史料,也到天福山起义纪念馆多次请教,“要把一个历史人物演成一个活生生的人,不能仅仅了解他的生平事迹,还得提炼出他的人生智慧,我认为‘笑’就是理琪的人生智慧。”

图片

  从5月份开始排演,30多名演员的作息时间时间表就像一把尺子,每一步行动都要卡在合适的时间。

  “上午背台词,下午1点准时排练,持续到9点,甚至更晚。”执行导演松天硕说,《烽火天福山》的总时长在90分钟左右,演员多,舞美复杂,容不得他有片刻懈怠。对于这部剧的特色,松天硕说:“我们在灯光、音效等方面采用了一些新技术,让人有耳目一新的感觉。”

  文登区文旅局副局长刘辉介绍,“我们要打造的是一部能长期演出的精品。所以,我们也为将来留了‘备份’。”“备份”是指两个“理琪”,“钱震宇老师不可能一直跟剧组演出,所以我们自己也培养了一个主演。”刘辉说,按照计划,《烽火天福山》不仅要在威海本地巡回演出,还要走出威海,“去省里参加汇报演出,如果反响好,还要到国家大剧院演出。天福山起义最终为共和国贡献了4个集团军,我们也要到这些部队的驻地去演出。”(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陶相银 通讯员/王海政)

初审编辑:李润杰 姜晖

责任编辑:吴杭霏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