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肥城市创新“三位一体”模式建设社区图书馆

  政府购买服务 社区提供场所 文化企业运营 

  肥城市创新“三位一体”模式建设社区图书馆

  ——服务30余万城区居民读书学习助推全民阅读

  去年以来,泰安肥城市创新“政府购买服务、社区提供场所、文化企业运营”的“三位一体”模式,在城市社区先后建成6家社区图书馆,服务社区家庭3.4万余户,成为群众读书学习、补脑充电、精神娱乐的好去处,被亲切的称为“家门口的图书馆”。今年还将建成5家社区图书馆,最终覆盖30万城区居民,逐步实现市民在家门口看书阅读、交流互动。

  一、社会需要、群众需求,建设社区图书馆恰逢其时

  近年来,肥城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群众对精神文化的需求日益增强。全国文明城市的创建提升,对城市文化品位和市民文明素质提出了新要求。随着全民阅读活动逐年深入和城市社区规模扩大、人口增多,城区1家市图书馆、1家新华书店的传统模式,已远远满足不了广大居民的需求,建设社区图书馆越来越迫切。肥城市委、市政府为满足市民精神需求、建设书香肥城、提升城市品位,解决如何更方便为广大市民提供阅读服务的问题,将“图书馆”建到社区,实现了市民在家门口看书阅读、交流互动。

  一是社区图书馆提升文明城市内涵。作为面向社区居民服务的公益性文化事业,社区图书馆的建设发展直接关系到城市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同时也反映着社会的文明程度。社区图书馆以丰富的信息资源满足社区居民借阅图书、吸收知识、文化交流的需要。提升城市文化内涵和市民文明素质,社区图书馆具有无法替代的作用。

  二是社区图书馆有效打通“全民阅读”最后一公里。多年来,肥城市深入持久开展“全民阅读·书香肥城”建设,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形成了较广泛的阅读群体,其中学生和机关企事业单位人员参与度较高,但社区居民的参与率和阅读量相对较低。肥城城区30万人口,仅有市图书馆一座公立图书馆,并且位于城市西区的三农大厦内,距离中心城区比较偏远,居民借阅图书不方便。建设社区图书馆能最大限度解决市民阅读“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实现在家门口的图书馆内借书、阅览,并且图书借还不限社区,最大限度的实现通借通还、共建共享。

  三是社区图书馆方便社区居民信息交流互动。城市居民之间,“邻里不相识”的现象比较普遍,社区图书馆能够有效聚集居民,促进居民之间信息交流。社区图书馆还针对居民的实际需要,通过海报、讲座等形式为社区居民提供最新的信息服务,大到国家方针、政策,小到与身边切身利益相关的生活服务、技术服务、消费服务等。居民既可以利用社区图书馆了解国家大政方针,也可以利用这些信息解决身边问题,开展邻里交流活动。

  二、创新模式、整合资源,科学建设社区图书馆

  肥城市按照市委主导、政府支持、整合资源、便民惠民、实际实用的原则,在全省开创“政府购买服务、社区提供场所、文化企业运营”的社区图书馆建设新模式:城市社区提供社区服务中心附近的公共用房作为图书馆建设场所;由市内最大文化企业新华书店负责装饰装修、运营管理,充分发挥新华书店资金雄厚、图书资源丰富、经营管理规范等优势;“政府购买服务”,即市财政按照社区居民每户每年30元的标准拨付社区图书馆,作为居民图书借阅费。这样既解决了单纯依靠政府财政建设社区图书馆的资金难题,又实现了图书馆的社会公益性,还能发挥文化企业的能动性,保本微利运营,更重要的是,让广大市民受益,实现了一举多得。

  一是高度重视,加强督导。肥城市将社区图书馆纳入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市委、市政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社区图书馆建设问题,确定建设场所,督导建设进度。市里成立了由市委宣传部门牵头,新城街道、财政局、文旅局、城市社区促进中心、机关事务服务中心、新华书店等部门单位组成的工作专班,明确责任主体和形象进度,每月召开一次调度会,解决存在困难问题,加快推进社区图书馆建设进度。二是科学规划,突出实效。根据社区布局、居民人数多少和群众意愿,坚持因地制宜、实际实用、方便群众,充分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或社区服务中心原有场所建设图书馆,面积一般在100-200平方米左右。在设计装修上,立足精美时尚、温馨舒适、各具特色。在建设布局上,配套自主借阅系统,方便快捷办理借阅图书;广泛采用墙体书架,节约空间,尽量扩大阅览区,方便更多居民阅览需求;设置少儿阅读区,适当与成人阅读分开,避免相互影响。三是加大投入,协调推进。社区图书馆建设启动后,各单位各负其责、紧密配合、整体推进。新城街道、社区促进服务中心积极协调建设场所,主要是以社区自有公共用房为主,在没有公共用房的社区,灵活运作方式,有的租赁域内商业用房,有的协调利用域内闲置的机关单位公务用房。新华书店组织专门团队,全力向省集团申报立项,申请资金350万元用于建设社区图书馆。去年,财政局及时拨付借阅费300万元。机关服务中心、社区促进中心积极搞好服务,及时协调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问题。宣传部及时调度督导,紧盯进度,全程参与,从位置选择、场所协调、装修施工、设备安装、人员培训到投入运行等各个环节,紧锣密鼓、压茬推进。2019年建成孙庄、桃都、阳光、赵庄、伊家沟5个社区图书馆,实现了当年建设,当年使用、当年见效。

  三、规范管理、优质服务,管好用好社区图书馆

  社区图书馆“三分建七分管”。为了让广大居民愿意来图书馆看书、阅读,各社区图书馆加强规范化管理,提升服务水平,充分提高利用率和居民的参与度。

  一是健全管理制度。制定了《社区图书馆建设管理规定》、《图书借阅管理服务规范》、《日常保洁管理规范》、年度《活动计划安排》等制度规范,对社区图书馆的硬件建设、借阅服务、日常管理、活动计划等做出明确规定。每个社区图书馆安排三名管理人员,经严格培训后方可上岗。运行时间符合居民实际需求,每天8:30---20:30,12个小时,全年365天不间断服务,在节假日及寒暑假延长营业时间至21:00。二是优选新版图书上架。发挥新华书店图书资源丰富、与出版社联系紧密的优势,社区图书馆上架的图书全部是2018年以后发行的新版图书,共上架53594 册,价值156万元。图书选择上,突出青少年群体,上架各类优秀青少年读物、优秀作文选编、少儿绘本等,同时联网市内50家校园图书馆,相互调配图书资源;充分考虑社区各年龄层读者不同需求,精选中外文学、哲学励志、养生饮食、生活美学、辅导书、工具书等各类经典图书上架;设立缺书登记,随时补充新书、畅销书,去年新增图书37.2%,社区图书馆就近借阅,通借通还,满足了社区居民的阅读需求。三是广泛宣传发动。为增强社区图书馆的吸引力,图书馆为每一户居民办理了免费借阅卡,并制作了借阅卡使用明白纸,通过一封信的形式送到每户居民家中。同时通过新闻媒体、微信公众号、社区宣传栏等,广泛宣传社区图书馆服务功能,确保居民人人皆知。四是培育阅读文化人才队伍。以文化人才集聚人气,活跃文化阵地。社区图书馆招募社区内文化名人、文学爱好者、文化工作者、资深教师等人员,成立“阅读推广人”队伍,并颁发聘书,充分发挥他们的示范引领作用,每周开展经典诵读、讲座、沙龙等活动。桃都、赵庄社区“阅读推广人”队伍超过百人,阳光、孙庄、伊家沟社区“阅读推广人”队伍也有60多人。在阳光社区居住的白云山学校教师刘雪被聘为“阅读推广人”后,吸引带动260多名家长、学生来社区图书馆读书、借书,开展了16次亲子阅读、经典诵读活动。

  四、聚集人气、凝聚人心,社区图书馆带来显著社会效益

  随着社区图书馆的建设运行,社区图书馆以其开放、便民、温馨、高雅的文化氛围吸引了广大居民,聚集了人气,凝聚了人心,受到市民拍手称赞,产生了积极的社会效应。

  一是居民学习充电的“大书房”。知识改变命运,阅读的确能够给居民带来实实在在的收获。社区图书馆给居民提供免费看书场所、满足居民学习提高、补脑充电、信息交流的精神文化需求,可说是离居民最近的公益“大书房”。闲暇时间,居民们三三两两去图书室阅读、学习,有时候还会交流讨论,不但图书的使用效率高了,社区图书馆也成为居民们业余学习的一方小天地。很多时候,去晚了就没有座位。居民愿意来这里学习,主要是社区图书馆所承载的物理空间,既是阅读的场所,也营造了学习的氛围。一张小小书桌,几人围坐一处,“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在交流讨论中,大家对于知识的理解进一步深化。孙庄社区的张博,参加工作后又报了法律专业自学考试,每天必来社区图书馆打卡学习,他说:“这里学习氛围好,静下心来效率高,还能碰到志同道合的朋友交流一下,取长补短。”来学习的更多是中小学生、大学生,他们的普遍感受是:“这里环境优雅、学习氛围浓厚、查资料方便,很适合读书学习。”

  二是推进全民阅读的“加速器”。社区图书馆的建立进一步提升了全民阅读和书香肥城建设水平。去年,参加全民阅读活动的社区居民明显增多,桃都社区图书馆自2019年4月投入运营后,店内阅读43627人次,日均接待80人,最高突破了200人,图书利用率833%;图书借阅7230次,借阅率138%,社区居民人均阅读3.2本书。赵庄社区图书馆2019年10月投入运营,在新冠疫情前不足3个月的时间,店内阅读19846人次,图书利用率346%;图书借阅2655次,借阅率46%,社区居民人均阅读1.5本书。市诗词学会、作家协会依托社区图书馆开展创作分享、经典诵读等活动,吸引社区文艺文学爱好者参与。阳光社区、伊家沟社区成立“亲子阅读协会”,组织社区的年轻妈妈带着孩子参加社区图书馆举办的读书活动,学习育儿知识,交流教子经验,培养孩子从小爱上书籍、爱上阅读。

  三是带动形成社区文化“一条街”。社区图书馆不断延伸服务,一个阵地扩展多种功能。社区图书馆内设有少儿阅读区,每到放学后“一座难求”,成为社区利用率最高的“四点半课堂”,寒暑假期间,整个图书馆更是“座无虚席”。由于社区图书馆聚集了大量青少年学生,吸引了教育培训、文化文具等相关产业在周边聚集。桃都社区图书馆沿街附近有文化课辅导班、电脑培训班、文化文具商店等近20家,形成了富有特色的社区文化“一条街”。社区图书馆也成为社区最显著的文化符号和人气高地。

  四是文明实践宣传教育的“新阵地”。 让文化植根于每个人的生活里,才能切实发挥效能。社区图书馆正是把文化知识浇灌到居民的生产生活,让书籍伴随居民日常起居的一方斗室。根据不同时间节点,各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依托图书馆联合开展各类阅读、讲座活动,共开展“六一”专题、青少年专题、亲子阅读、四德教育、传统文化等活动36期,5600余人参与活动。桃都社区图书馆被省妇联评为“母亲素质提升”实践基地。社区在图书馆内设立了信息交流展台,为社区居民及时发放《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倡议书》、《市民文明行为规范》及各类信息通知,并且开展与生活习俗相关的读书活动、演讲比赛等,使社区居民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改掉陈规陋习,养成良好的社会行为规范,不断提高道德标准和文明素质。同时,在社区图书馆安装了电子屏等视频阅读、宣传设备,不定时播放政策法规、科普知识、卫生保健等方面知识。社区图书馆成为社区文明实践宣传的新阵地,成为了解民情、联系居民最便捷的通道。桃都社区书记付宁对居民文明素质提高深有感触:“书读多了,有文化,人就文明了!现在社区里花草树木、公共物品损坏的少了,乱停乱放、乱贴乱画的少了,邻里之间互帮互助的多了,社区居民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的多了。”

  

初审编辑:李润杰 姜晖

责任编辑:王琳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