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日照:8张“民俗文化名片”里的赏心悦目

  日照是一座文化底蕴厚重的城市。据英国出版的《泰晤士世界历史地图集》称,公元前约3500年,日照两城是中国最早的城市。日照的天台山,是世界五大太阳文化起源地之一。

  在漫长的历史中,日照留下了深厚的文化积淀、孕育了灿烂丰富的民间文化。

  日照农民画里的临海风情

...

  日照与上海金山、陕西户县并称中国三大农民画乡,日照农民画具有“碧海蓝天,乡土风情,渔家生活”的鲜明艺术风格。

...

  “日照农民画”表现内容多为农村民俗风情、渔家生活,而且还侧重于从社会美的角度去揭示生产与劳动。这些作品无论是春耕秋收、打井修渠或是养鸡、养鸭、采桑、捕鱼,都倾注着作者对现实生活、对劳动、对土地、对未来满怀爱意的情感与美好憧憬。

  日照的骄傲——日照黑陶

...

  日照历史悠久,陶文化源远流长,黑陶制作迄今已具有四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在日照境内目前发现的800多处重要的龙山文化遗址,其出土的文物主要是陶类,黑陶是中国龙山文化最著名、最典型的陶器,被史学家称为“原始文化的瑰宝”“华夏艺术之魂”。

...

  特别是东海峪遗址出土的蛋壳黑陶高柄孔杯,无釉而乌黑发亮,胎薄而质地坚硬,其壁最厚不过1毫米,最薄处仅0.2毫米,重仅2.2克,制作工艺之精,是龙山文化的典型代表,又称为“标准黑陶”,体现了一种单纯质朴的极致之美,具有极高的艺术性,在中国工艺美术史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被世界考古界誉为“四千年前地球文明最精致的制作”。

  飘红莒州大地的“莒县过门笺”

...

  莒县过门笺属莒县民间剪纸艺术,以剪“过门笺”和“府棚花”为主。“过门笺”是用红、绿、黄、紫、蓝、粉多种颜色彩纸刻制而成的剪纸艺术品,上刻“恭贺新春”“招财进宝”等各种吉祥图案和文字,春节时贴于门槛门额,营造祥和欢乐的节日气氛。

...

  莒县过门笺是莒地文化的一张特色名片,是莒县乃至日照市唯一的一项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全省只有8项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老旧的门楣上,垂下来的过门笺,与春联交相辉映,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春节景象,它不仅在内容上记录着时代的变迁,更在地域上承载着莒地人民的喜庆祥和。

  五莲人最爱的“栓老婆橛子戏”——茂腔

...

  五莲茂腔是在五莲境内流行最广、群众喜闻乐见的一个剧种。据推算,茂腔戏已在五莲流行200年以上。

...

  茂腔缘于农村,其剧本内容多系反映农村男女爱情、伦理道德等生活片段或民间传说,朴素自然,乡土气息浓厚。唱腔旋律直如当地语言声调,唱念俱用当地方言,易听易懂,字字入耳,简单易学。唱词着意模仿农妇絮叨习惯,反复表白,既合乎农民的审美习俗,又特别受农村妇女喜爱,故群众将“肘鼓子”戏比喻为“拴老婆橛子”戏。

  “渔民号子”的前世今生

...

  “岚山渔民号子”为岚山渔民的“信天游”,是渔民在撒网捕鱼的过程中统一劳作的劳动号子。既重现了岚山渔民们的平日生活的真实景象,又在生活真实的基础上有所升华,再现了岚山渔民在捕鱼劳作时驯海驭浪的热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渔民们用他们那终日撒网捕鱼、长满老茧的双手创造出了高于生活真实的艺术作品。

...

  岚山号子有领有合,根据作业场景、作业时段和作业方式的不同而有几十种号子,主要有推关号、撑篷号、点水号、淘鱼号、撑缆号、箍桩号、撑篙号、拿船号、棹棹号、扒鱼号、打沪号、溜网号、推关号、上江号、抬网号等,声音高亢、旋律优美、情感激昂,十分具有穿透力,展现了渔民驯海驭浪的热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夹仓传统吹打乐:抹不去的历史回响

...

  夹仓传统吹打乐,发源于日照市奎山街道夹仓。夹仓位于日照市付疃河入海口处,始建于元朝,因处于海、河之间,夹于石臼所(俗称左所)和右所(现涛雒镇右所村)之间,又因此地曾设官仓而得名。

...

  夹仓传统吹打乐,起源于清朝宣统年间的20世纪初,距今100多年。由原日照县夹仓镇民间音乐爱好者葛永清等人,根据民间历史流传的打击乐的几种牌子和京剧武场中的《钮丝》《紧急风》《四击头》《调钹》等十余种牌子整理而成,经过加工推敲达到承上起下、优美宛转、刚中有柔、柔中带刚、悦耳动听的效果,具有重要的演奏、欣赏和传承价值,在当时的夹仓镇得到了大力弘扬,盛行一时。

  渔文化——日照的别样美

...

  早在大汶口文化晚期,日照海滨东海峪就是一个人类聚居的部落。据从该遗址考古发现的新石器时代的贝丘遗址和陶网坠考证:4000多年前,这里的先民就已从事渔业生产活动。新石器时代的贝丘遗址的发现,证明了人类最初是靠滩涂海洋生物生存。

...

  以网类工具的诞生为标志,人类开始有了由浅海向近海深处探索的愿望和行动,于是便有了运载的工具筏和舟,有了捕捞的工具网具、钓具和刺具,有了由浅海到深海,由近海到远海的渔场探索和开发。

...

  悠久的历史,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丰富的海洋物产,孕育了日照沿海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这些带着“海洋”“渔业”“海味”的渔民习俗,体现了日照海洋民俗文化的深厚底蕴。

  即将消失的美景——踩着高跷“推虾皮”

  在沿海,渔民们有一种独特的捕捞小虾的劳作方式——踩着高跷推着渔网捕捞虾皮,沿海一带称为“推虾皮”。虾皮,不是虾的皮,是毛虾的肉。毛虾是海里最小的虾,大如豆牙,小似蚂蚁,皮薄、体扁。因这虾太小,晒干后觉不着肉,就一层皮,“虾皮”由此得名。

...

  渔民踩着高跷,推着特制的渔网,可以走到更深的水域,捕捞到更多的小虾。踩着高跷“推小虾”,然后加工成海产品虾皮,曾经是当地渔村的一项副业和渔民收入的一项经济来源,随着近海渔业资源的枯竭,从事这一古老的劳作方式的人也越来越少,只有老一辈的渔民们,每年夏至到冬至时节,还会相约去海边,瞅准海水潮汐规律,踏浪踩涛,推网捕虾。

  (稿件原载于2019年10月16日“主流日照”微信公众号)

初审编辑:李润杰 姜晖

责任编辑:吴杭霏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