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山东聊城茌平区:剪下一片花雨 留住美丽乡愁

  杜甫曾在长诗《彭衙行》中这样写道:“暖汤濯我足,剪纸招我魂。”郭沫若也曾赞叹民间剪纸是“一剪之巧夺神功,美在人间永不朽”。纸张与剪刀,最纤弱与最锋利的组合,却能催生出情感与生命。剪出的花草鸟兽,造型简练却生动传神,历史人物也是神态各异,妙趣横生。 

  在“中国民间剪纸之乡”——山东省聊城市茌平区,剪纸以其粗犷豪放的独特风格和浓厚的地方特色,在中国民间剪纸艺术中自成一派。它最大的特点是不打底稿,心随意走,动剪成形,造型精确,线条流畅。

  在茌平,剪纸艺人遍布全区,从十几岁的小女孩,到七八十岁的老奶奶,几乎人人都会剪纸。吴东青就是其中一员,她不仅是剪纸的爱好者,而且还是茌平剪纸第四代传人。由于父辈爱好画画、剪纸,她从3岁开始就受到了剪纸艺术的熏陶,从此深深地爱上了这门手艺。“到现在搁不下了,闲不下来,一有时间就想摸剪刀。”对几十年来留存下的得意之作,吴东青都小心留存,如数家珍。 

  剪纸是个功夫活,讲求意境和渲染,细微之处见功底。吴东青说,创作一件作品,关键是构图,有的时候,创作一件剪纸成品,她仅在构图这个环节上就需要花费一个月的时间。

  茌平剪纸展现的是当地人生活的真实写照,寄托着他们最真切的情感。民间嫁娶,没有一家窗户上不贴“大红月亮”“鸳鸯戏水”图案的;逢年过节时,象征五谷丰登、年年有余的“白莲红鱼”图案又会出现在窗前。 

  现在茌平的剪纸艺人已达3000余人,刀、剪在他们手中自由舞动,那剪下的一片片花雨,仿佛是他们想要诉说的美丽乡愁。

初审编辑:李润杰 姜晖

责任编辑:吴凡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