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青岛胶州市:“走近非遗 传承经典”系列之走近茂腔

  山东青岛胶州市曾有民谣唱道:“茂腔一唱,饼子贴在锅台上,锄头锄到庄稼上,花针扎在指头上。”这生动地描述了流传在胶州一带的地方剧种——茂腔的艺术魅力。

...

  演出剧照

  胶州茂腔的文化历史源远流长,源于“山东姑娘腔”,最早见于明朝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玉霜簃藏本《钵中莲》传奇,该传奇最初形成年代为明朝嘉靖年间(1522年)。

  茂腔剧种的整个演变过程为:山东姑娘腔—肘鼓子戏—本肘鼓—冒肘鼓—茂腔。

  “山东姑娘腔”在清乾隆年间尤为盛行,遍及山东各地,又被称为“肘鼓子戏”。流行于胶州、高密、诸城、日照、莒县等地的“肘鼓子戏”,又称“本肘鼓”,意思是本地流行的“肘鼓子戏”,也就是现在的茂腔、柳腔剧种。“肘鼓子戏”在山东地方戏曲剧种中形成了一支遍及山东各地较大的声腔系统。因受到不同区域的民俗、方言、民歌、俚曲等影响,逐渐演变成多个不同的地方戏曲剧种。流行于鲁南、鲁西南、苏北等地的“肘鼓子戏”成为现在的柳琴戏;流行于淄博一带的“肘鼓子戏”成为现在的五音戏、扽腔。

...

  演出剧照

  1860年前后,苏北柳琴戏(当时称南路肘鼓子戏或拉魂腔)女艺人“老满洲”(艺名,本人姓名不详)一家因生活所迫逃荒至山东莒县、诸城一带,与当地的“本肘鼓”艺人结亲并随民间社班演唱,在演出过程中,“老满洲”把柳琴戏(南路肘鼓子戏)的一些演唱特点融入到“本肘鼓”的曲调中,最显著的特点是在女腔的尾音翻高八度演唱,很受观众的喜爱,把这种演唱方法称之为“冒唱”、“冒调”,于是“本肘鼓”便改称为“冒肘鼓”,以后“茂腔”的“茂”字便是由此谐音而来,取繁荣茂盛之意。

  据老艺人回忆,茂腔的称谓应定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于2006年6月,胶州茂腔被入选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演出剧照

  茂腔音乐原为曲牌体结构,现存有“光花开”、“楼上楼”、“扫地风”、“噢嗬咹”、“四不像”等曲牌。在剧种发展至“冒肘鼓”时期,经常与京剧、梆子等剧种合作演出,称为“两合水”、“三合水”,受其影响,逐渐演变为板腔体结构,即正调、反调,男女声同调不同腔。还确立了以京胡为主弦的伴奏乐器。这一时期据专家考证,应在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初的几十年间。

  茂腔曲调质朴自然,唱腔委婉幽怨,通俗易懂,深受山东半岛居民的喜爱。茂腔中女腔尤为发达,给人以悲凉哀怨之感,最能引起妇女们的共鸣。

  胶州茂腔优秀剧目繁多,据统计,传统剧目100余出,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四大京”、“八大记”,分别是《东京》《西京》《南京》《北京》《罗衫记》《玉杯记》《绣鞋记》《火龙记》《金簪记》《钥匙记》《风筝记》《丝兰记》。

...

  演出剧照

  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茂腔和其他剧种一样面临着“人气”不旺的问题。为此,青岛市茂腔剧团组织人员,对茂腔的唱腔进行了改进和丰富,并适当加快了音乐旋律、节奏,使茂腔重新“茂盛起来”。

...

  演出剧照

  近年来,胶州市不断加大对茂腔艺术的保护力度,出台了《关于扶持民间剧团发展的暂行办法》,把具有公共演出能力的民间茂腔剧团纳入政府购买文化范围。目前,胶州市有专业茂腔剧团1个,民间茂腔剧团30余个,新创作推出了《党旗迎风飘扬》《搬迁》《婆媳情》等一大批优秀茂腔作品。

初审编辑:李润杰 姜晖

责任编辑:王琳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