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青岛:“走近非遗 传承经典”系列之胶州八角鼓

  胶州八角鼓又称“鼓子”“桌戏”,最初是由清“北京旗人八角鼓”蜕变而成。八角鼓,八角形状,用檀木等硬木制作,鼓面是蟒皮。共有八个角,八个墙面,有七个墙面中间装有两面小钹。鼓动时,两面小钹可碰击作响,一个墙面中间安有鼓柱,以便执鼓,柱端环上系有鼓穗。演唱胶州八角鼓时,除主要演员手执八角鼓外,其中还有演员左手握两块竹板,用来做演奏乐器和道具,两块竹板为长方形,长约10厘米,宽约4厘米,主板一端系有红绸布。根据节目角色,有的演员手里还拿着一面铜钹和一根钹锤(单钹)来进行演奏和表演。

...

  八角鼓演出照片

  八角鼓的历史

  胶州八角鼓有着近三百年历史,它流传于民间,至今仍保存着原创时的许多基本特征,有着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旺盛的生命力。从八角鼓曲牌音乐分析,到八角鼓唱词文学价值,胶州八角鼓对地方风俗、人情、历史、民间艺术等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

  清朝雍正年间,有遭贬京官携眷属返回胶州,带回一批“旗人八角鼓”段子。起初,这些京官逢年过节便组织妻妾子女亲朋好友于一堂自娱自乐。后来几家联合起来赴郊外演出,借助酒兴,久而久之,八角鼓便在一些财主和乡绅中逐渐传播开来,自称为“厅房戏”、“学士戏”、“清客戏”。道光年间,财主帮破产者“匡四痴”对演唱八角鼓有一定造诣,与儿子一起赶堂会、庙会,或在街头演出。自此胶州八角鼓由财主乡绅深宅大院传至民间。

  1920年前后胶州八角鼓进入全盛时期,有500多个段子40多个曲牌,并且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胶州城每天晚上都有多处同时演唱八角鼓的景象。经典曲目如《渔翁乐》《母女顶嘴》等,深受普通群众喜爱。

...

  老师教授学生学习八角鼓老照片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在动荡不安的社会中,胶州八角鼓逐渐衰落,几近失传。

  胶州八角鼓是以说唱为主的曲艺演唱形式。大家围着一张桌子,由一个人拿着八角鼓边说边唱,伴奏为一个三弦,所以当时也称八角鼓为桌戏和鼓子。起初,胶州八角鼓演唱形式均为坐唱,演出人数不定,有自弹自唱,也有一人用三弦伴奏,另一人手持八角鼓边唱边打边表演。后来随着演出水平不断提高,演员们逐渐摆脱桌子束缚,演员由一个人表演发展为几个人表演,由一个人独唱一个段子改为齐唱、伴唱、分角色唱。乐器又增添竹板、单钹及坠琴、二胡等。

...

  八角鼓演出老照片

  八角鼓的腔调

  胶州八角鼓是属于曲艺唱腔中板腔体与曲牌相结合的曲艺演唱类型,音乐优美动听,素有“九腔十八调”之称。其柔美婉转的曲调、迂回曲折的旋律、和谐流畅的唱腔、琅琅上口的鼓词,使演唱者一开口便可吸引住观众。胶州八角鼓是板腔与曲牌的综合体,即有一个段子用几种不同曲调曲牌连成一起演唱一个节目,有板有眼,快慢交错,说唱结合,散韵兼并,与山东琴书是同类体制曲艺形式。

  胶州八角鼓另一个重要特色是开头与结尾不硬套起字句和尾声,演唱者可根据词意任选曲牌,所以曲调写作可千变万化。胶州八角鼓在唱词上讲究平仄和韵辙,故事通俗易懂;在唱段上既可演唱传奇和公案故事,也可演唱反映新人新貌故事,可长可短,观众乐于接受。

  八角鼓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胶县文化馆组织专人多次进行发掘整理,至1983年整理成100多个完整传统段子和24个八角鼓曲牌。自编新段子100余个,并组织进行排演。

...

  新时代八角鼓演出

  八角鼓迎来春天

  1976年,《渔水新歌》曾参加山东省曲艺调演。

  1983年,《双临门》参加青岛市文艺创作调演并获演出、创作奖。胶县文化馆整理《胶州八角鼓的源流与发展》,由青岛市戏剧研究室印刷成册向全国交流,山东省将胶州八角鼓列为重点曲目之一。

  2007年,胶州八角鼓被评为山东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2010年,“群星汇岛城”群众文化创作汇演活动中胶州八角鼓《丈母娘说媒》获优秀创作奖。

  2013年,青岛市企业文化建设文艺会演中胶州八角鼓《新奥燃气通进村》获二等奖。

  2016年,莱州路小学被正式授予非物质文化遗产(胶州八角鼓)传承基地,40多名学生组成社团学习八角鼓。

  2019年,胶州市文化和旅游局创新举办“非遗夏令营”,为期一个月,胶州市220名小学生学习体验了八角鼓,这次活动取得良好的社会反响。

...

  2019年非遗夏令营小小传承人八角鼓表演

  胶州八角鼓百余年间在传承的基础上不断变革、创新,推出了一系列弘扬社会主旋律的百姓喜闻乐见的精品节目。从以前的曲高和寡走到如今的家喻户晓,更多的孩子开始学习和走进这一历史悠久的曲艺,更好地保障了八角鼓创作和创新的后备力量。

初审编辑:李润杰 姜晖

责任编辑:王琳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