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关于山东梆子保护与发展的思考:留住戏曲根脉,今天该做什么?

  泰山文化博大精深,孕育了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集国家级非遗保护单位和省级非遗保护示范基地于一身的泰安市山东梆子艺术研究院,便是其中重要的代表性项目之一。

  剧目创演和人才队伍建设是一个剧种传承发展的两大法宝。为更好地振兴山东地方戏曲,近年来,泰安市山东梆子艺术研究院深耕细耘,不断创新,在剧目创演方面屡创佳绩。

  但是,与其他地方戏曲一样,山东梆子也存在着人才“断层”的现实情况。为此,泰安市山东梆子艺术研究院从自身实际出发,不断探索,积极应对。

...

  山东梆子《两狼山上》剧照 资料图

  深耕细耘 剧目创演屡创佳绩

  山东梆子的传统表演形式主要是唱、念、做、打,表演手法比较粗犷,动作架势夸张,尤以黑脸、红脸戏较为突出。泰安市山东梆子艺术研究院党支部书记、院长宋福斌说,山东梆子老班社一般不超过30人,“五生、五旦、五花脸”的班社是最强阵容。

  “泰安市山东梆子艺术研究院是从事山东梆子艺术达60余年的表演团体。”宋福斌介绍说,研究院的前身是东平县前锋剧团,始建于1953年,曾经在1972年与山东省梆子剧团合并。上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前期,山东梆子达到发展高峰。但是,1986年山东省梆子剧团撤销,没了省直院团,从剧目研发到推广演出都对山东梆子的发展产生了强大的冲击力。

  2008年,泰安市山东梆子艺术研究院入选国家级非遗保护单位、省级非遗保护示范基地。宋福斌表示,从此之后,山东梆子度过了严寒,迎来了发展的春天。该院现有演职人员85人,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4人。

  近年来,在泰安市委、市政府重点保护扶持下,泰安市山东梆子艺术研究院剧目创演屡创佳绩。60多年来,研究院通过采取记录老艺术家的技艺、编辑出版专著、创演并录制新剧目、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战略、改造基础设施、改编传统剧目等措施,致力于山东梆子的传承和创新发展。

  该院创演的优秀剧目连续九届荣获山东省“文艺精品工程奖”,连续四届荣获山东省“泰山文艺奖”,并在历届山东省艺术节汇演中荣获多个奖项。代表性传统剧目《墙头记》入选首届山东省优秀保留剧目、入选国家艺术基金2016年度资助项目。新编历史剧《官箴碑》入选全国梆子声腔优秀剧目展演、国家艺术基金2015年度资助项目,荣获第十五届中国戏剧节“优秀入选剧目奖”。新编现代戏《泰山人》入选全国现实题材优秀艺术作品展演、全国梆子声腔优秀剧目展演,荣获山东省第十二届“文艺精品工程奖”。现代小戏《招魂儿》入选国家艺术基金2015年度资助项目,荣获第六届全国小戏小品展演优秀剧目奖。现代小戏《一个不能少》入选国家艺术基金2017年度资助项目,荣获第十四届华东六省一市小戏小品大赛大奖。新编历史剧《两狼山上》荣获第十届中国艺术节、第十四届文华奖“文华优秀剧目奖”“文华音乐作曲奖”“优秀表演奖”及山东省“泰山文艺奖”戏剧作品一等奖。2019年,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新编大型现代戏《泰山挑山工》,更是赢得一片喝彩。

...

  山东梆子优秀历史廉政剧《官箴碑》剧照 资料图

  后继乏人 影响剧种传承发展

  “在创作优秀剧目的同时,泰安市山东梆子艺术研究院也非常注重人才培养。”宋福斌说,“我们实施‘以戏带练、以赛促练、重点培养、获奖加分’的人才培养措施,培养的艺术人才获得多项国家、省级戏曲专业大赛奖项;2名优秀人才获评山东省青年戏曲名家,4名优秀人才获评山东梆子十大名演,5名优秀人才获评山东梆子十佳新秀,人才队伍建设和培养成果在全省名列前茅,多次受到领导和专家的好评。”宋福斌说,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他们也清醒地认识到,目前泰安市山东梆子艺术研究院人才梯队后备人才还存在一定缺口。

  宋福斌进一步介绍说,泰安市山东梆子艺术研究院人才梯队建设分为老、中、青、少四个梯队,目前第四梯队后备人才大部分年龄已30多岁,递进到第三梯队,第四梯队后备人才仅剩8人,缺口22人。而且,随着第一梯队老艺术家逐步退休和梯队递进,将形成第四梯队无人才递进的局面,并最终导致整个人才梯队建设的崩塌,进而严重影响到剧种的传承与发展。因此,补充后备人才、夯实梯队建设根基,成为当务之急。

  “留住戏曲人才,涉及体制、市场、政府扶持、环境等多方面因素。在这样的情况下,希望相关部门加大政策倾斜力度,整合多方资源,形成合力,共同推进戏曲的传承发展。”宋福斌说。(记者 刘小敏)

初审编辑:李润杰 姜晖

责任编辑:王琳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