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泰山皮影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泰山皮影历史悠久,明代古籍《梼杌闲评》中就有关于泰山皮影的记载,距今已经有600多年的历史。清代末年至民国期间是泰山皮影比较活跃的时期,泰山皮影经过历代传承,不仅保留了泰山皮影传统的表演技艺、雕刻方法和口传剧本,而且还演化出许多新剧目。

...

  泰山皮影是山东皮影的代表,与山东乃至全国其它地区皮影相比较,其特点是:艺术造型雕刻精美,演出技巧奇妙精湛,音乐唱腔委婉优美,在众多的皮影流派中一枝独秀,享有“泰山文化活化石”“中华绝技”的美誉,在国内外颇负盛名。

  2007年,泰山皮影被国家文化部评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1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泰山皮影艺术研究院,2012年成为“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

  不同于其他流派“七紧、八松、九消停”的表演方式,表演泰山皮影,一台戏最多需要两个人,一人伴奏、一人表演;必要时还可以一个人演出一台戏,这就是皮影界的古老绝活:“十不闲”。表演者同一时间内要“脑子想着词儿,口中唱着曲儿,手里舞着人儿,脚下踩着锤儿” ,一个人身兼数职完成一整台戏的演出,需要有相当深厚的表演功底。

  目前,“十不闲”技艺已成为泰山皮影独有的绝活儿,唯有泰山皮影第六代传承人范正安先生一人完整保留与继承,2007年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展上,被时任总理温家宝赞誉为“中华绝技”,同时其个人也被原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赞誉为“真专家”。

...

  泰山皮影以驴皮为原材料,历经制皮、过稿、雕刻、上色、防腐等11道工序精心制作而成,风格独特,保存长久。一件30CM高的皮影,光精细的雕刻就需要3000余刀,经过防腐工艺后可以保存上百年,有很高的收藏价值。

  泰山皮影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民间艺术。泰山脚下皮影戏班繁盛时有10多个,活跃在泰安城的大街小巷,丰富了市民文化生活。

初审编辑:李润杰 姜晖

责任编辑:王琳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