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9024540号 鲁公网安备 37010202000111号
技术支持: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
乳山剪纸
潘周剪纸《套色窗花》
剪纸艺术历史悠久,究竟起源于何时已无从考证,从出土的汉墓刻石图案看,很早就已经具有了剪纸艺术造型之特点。实物资料专证于明代。据专家考证,乳山剪纸早在明朝甚至更早就已经成熟了。明清社戏服装上面的手绣图案都为剪纸提供了可靠的实物资料,人们把剪好的图案粘在丝织物上,然后开始绣制,这样的绣法至今在乳山还可以见到。
清代嘉庆年间,乳山白沙滩镇大单家单氏受家庭影响传承乳山剪纸,后将这门技艺传授给女儿孙松兰(1892-1986);孙松兰又将技艺传授于夏村镇草埠村的外甥女宋玉雪(1912-1952);宋玉雪后嫁入大孤山镇上册村,后将技艺传授于长女周培芝(1931-2004);1987年,周培芝又将剪纸技艺及部分传世老纹样传于白沙滩镇潘家庄村的外甥潘周至今。
潘周剪纸《团圆》
如何制作
工具:
剪刀、各色纸张、油灯、拓板、纸捻、针锥等。
样稿剪法
1、熏样:将要剪的图案用水润湿,贴到纸上,然后用灯烟熏制。
2、订样:将熏好的花样用针锥和纸捻固定于所剪的红纸上。
3、裁样:将花样以外的多余部分去掉。
4、剪样,即加工作品。采用阴阳结合的传统手法开始剪制。
脱稿剪法
1、构思:不用绘画,直接用脑构思所剪图案。
2、剪纸:用剪刀直接将脑中构思图案一气呵成剪于纸上。
特征:
潘周剪纸《东方古韵》
潘周剪纸《吉祥狮子》
1、技艺特征: 乳山剪纸多采用阴阳结合的表现手法。虚实对比强烈。粗中有细,画面生动。线条纤细,人物感情充沛。花鸟虫鱼栩栩如生。
乳山剪纸-巜吉祥四喜碗》
乳山剪纸-巜榴开百子多福寿》
2、艺术特征: 文化底蕴深厚,有图必有意,有意皆吉祥。 民俗气息浓郁。
主要传承人
乳山剪纸传承人——潘周
当前主要传承人潘周,自幼受家庭影响,酷爱剪纸、绘画、木板年画等传统美术及传统技艺。拜知名画家胡翘然先生为师,为艺术构图打下扎实的基础。自2000年以来,深入民间抢救挖掘整理古代本土剪纸纹样,至今已修复复制剪纸纹样千余幅,对古代传统剪纸进行解读和传承,将乳山各地剪纸技法认真吸取学习,后不断地加以创新形成自己独特的剪纸艺术风格。其剪纸“打细毛”手法堪称一绝,可以在一厘米的纸上,剪出35颗细毛。
潘周凭借精湛的剪纸技艺,其作品屡获大奖。2001年剪纸作品《秦砖汉瓦》获国家级大赛“中国民俗风情剪纸大赛”银奖;同年剪纸作品《龙凤呈祥》荣获“纪念建80周年全省农民书画美术作品展览”金奖;2002年剪纸作品“福寿娃”获全国剪纸艺术大赛银奖;2005年剪纸作品《老子炼丹图》获中国武汉剪纸艺术全国剪纸作品大赛银奖;2007年剪纸作品《四喜扇》获第八届中国艺术节第二届国际武汉剪纸艺术博览会全国剪纸大赛金奖;2008年剪纸作品《榴开百子》获全国东风颂中国剪纸艺术大赛铜奖;2012年剪纸作品《窗花》获全国剪纸大赛铜奖;2013年剪纸作品《石榴花》荣获第七届中国威海国际人居节全国民俗剪纸艺术大赛银奖。2014年剪纸作品《八屏石榴图》获威海交通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剪纸大赛金奖。2015年剪纸作品《四喜碗》获威海宣传部主办的君子之风美德威海剪纸大展一等奖。2017年剪纸作品《和谐盛世富甲八方》获江苏宿迁全国剪纸大赛铜奖。2019年剪纸作品《乳山剪纸》获2019年山东非遗+旅游文创大赛传统工艺类入围奖。
2015年,潘周剪纸《乳山三宝》参加央视七台展示
潘周的剪纸作品深受广大剪纸艺术爱好者和国内外收藏者的青睐,2005年起,他的剪纸作品每年被威海环翠区档案局存档收藏,作品先后入选《当代中国剪纸艺术》《中国剪纸艺术精品集》《中国剪纸艺术人名大典》《中国民俗风情剪纸集》《中国信俗剪纸集》《中国四花剪纸作品集》《乳山艺术家》等书籍。潘周在剪纸艺术方面的成就引起新闻媒体和社会极大关注,2008年央视财经频道《第一时间》《全环资讯榜》栏目、2015年央视农村频道《乡村大世界》《乡土》栏目相继对其进行采访报道,先后有20多幅作品及专访在省市级刊物上发表。2019年潘周的剪纸艺术被大众日报刊登报道。
重要价值
乳山剪纸参加春晚
1、历史价值:
乳山剪纸作为乳山古老的特色民俗技艺,对研究乳山历史、文化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价值。
2、艺术价值
乳山剪纸多采用阴阳结合的表现手法。虚实对比强烈。粗中有细,画面生动。线条纤细,人物感情充沛。花鸟虫鱼栩栩如生。具有收藏及艺术观赏价值。
乳山剪纸产品展示
3、社会价值:
乳山剪纸是乳山市地方特色的民俗技艺,文化底蕴深厚,民俗气息浓郁。能够吸引外地游客以及爱好者前来研究学习这一技艺,让更多的人感受乳山人文气息、了解乳山文化,对乳山城市能够起到很好的宣传作用。
传承与保护
乳山市文化馆收集项目资料,积极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建立乳山剪纸项目资料数据库,指导该非遗项目的保护工作。积极组织乳山剪纸参加非遗日展演活动、文旅衍生品创意设计大赛等各级举办的文化活动。组织乳山剪纸走进乳山学校课堂为学校学生教授技艺,培养年青一代传承人。多年来,该非遗项目传承人潘周也一直专注于乳山剪纸传统文化的传承和推广,每年举办培训班10多期,辅导剪纸艺术爱好者200多人次,许多已成为威海地区剪纸骨干。2014年底,潘周组织剪纸艺术爱好者成功举办“仁爱乳山 幸福家园”迎新年剪纸艺术首届作品展,其本人经常被各大院校聘请授课传播剪纸文化。2014年8月受邀参加青岛世园会剪纸艺术表演,其汇艺轩工作室被威海剪纸学会授予“威海市剪纸学会创作实习基地”,同年被评为乳山市十大非遗传承人。2015年7月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培训计划”培训班学员授课,得到高度评价,多次被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韩国等国家邀请参加剪纸艺术交流。2016年,被中国孔子基金会孔子学堂聘为特约讲师。2017年,被威海市委组织部、宣传部评为“威海文化名家”称号。2019年被威海剪纸学会授予“传统文化剪纸艺术优秀组织者”及“关爱下一代最美传播者”。
初审编辑:李润杰 姜晖
责任编辑:王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