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淄博周村区:非遗文化——铜响乐器制作技艺

  铜响乐器作为我国民族、民间器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农耕文明的辉煌发展史中起着独有的作用。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铜响乐器生产已有四百余年的历史。据记载,明代周村就有了铜响乐器作坊,清朝时冶铸水平已相当高超。清乾隆三十一年(1905年),周村规模较大的铜响器作坊“聚合成”,研制生产了开道锣,引进生产了奉锣、苏锣等;清光绪年间研制了光锣;1915年在光锣的基础上创制了虎音锣。清代京剧艺术的产生和流传推动了铜响器的发展。

  周村铜响乐器发音圆润、清脆,有水音,音色纯,音量持久,从材料、工艺到音响效果都形成了独特的风格,被京剧界赞誉为“周村派”。“四大名旦”“四大须生”等京剧名流所在的戏班都先后来周村购买虎音锣,一度有京剧舞台必用周村锣的讲究。上世纪30年代,周村铜响乐器有锣、钹、铃、镲等40多个品种,百余种规格型号,产品工艺精湛,畅销省内外。 

  据1934年《胶济铁路经济调查报告分编》记载:“锣鼓销路颇广,近而青岛、济南、潍县、烟台、泰安、德州,远则天津、上海等处。军号精致适用,各军队多来此订购。”新中国成立后,周村铜响乐器生产获得进一步发展,产量一度达全国同行业之首。1956年试制成功军乐钹,改变了我国军乐钹依靠进口的历史。1959年生产的1.3米大锣,重达80斤,打破了“锣不过尺”的工艺枷锁。1964年,周村又试制成功云锣、排锣和新编钟。1970年我国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从太空向全球播放的响亮乐曲《东方红》就是用周村研制的新编钟演奏的。2006年周村铜响乐器制作技艺列入山东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初审编辑:李润杰 姜晖

责任编辑:吴凡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