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菏泽鄄城:非遗新力量 传承百年技艺

  7月28日,大众日报记者一踏进绿树掩映下的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彭楼镇什李村,便看到一尊“非遗之乡”的石碑立在村头,打着大洪拳的石像与练着马叉舞的石像立在村中的广场上,像是在给路过的每个人进行表演,这也象征着什李村有着百年历史文化的传统技艺按下了“定格键”,被保留了下来。

  村里的老人告诉记者,之前有十名李姓堂兄弟从山西洪洞县搬迁至此,后经过600余年逐渐繁衍成村,什李村因此而得名。

  李振红,是什李村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北狮皮制作工艺的代表性传承人。“什李有三宝,一个不能少。”是他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他说的“三宝”,指的是大洪拳、狮舞和马叉舞。

  “三宝”中,大洪拳传承最久,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狮舞是宋朝时期李开山观看狮子与老虎搏斗,结合当时流行的舞狮动作,形成的风格独特的狮舞;而马叉由武器三股钢叉演变而来,由仙女散花、鹞子冲天、大缠等24式动作组成……李振红一边向记者介绍,一边手里还不停比划着“招式”。

李振红在表演舞狮动作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李振红明显感受到,村里认识“三宝”的人越来越少。“以前,大洪拳、狮舞、马叉舞就是在过年过节的时候表演一下,平时也见不到,再加上前几年,村里的年轻人为了生活都外出打工,对‘三宝’根本‘不感冒’。”这让李振红有些遗憾。

  “那你担心‘三宝’会失传吗?”面对记者的问题,李振红笑着说,“不怕,我们现在有了新力量。”李振红的这份自信,来自于鄄城县彭楼镇乡村文化振兴的力量。

  近年来,彭楼镇利用非遗资源,聚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与新时代文明实践相结合,开展“守护非遗传承万家”活动。在大洪拳被列为省级非遗后,什李村成立了大洪拳分会,马叉舞也被列为市级非遗,“三宝”中的另一“宝”——狮舞,其制作狮皮的工艺被列为省级非遗,这让什李村的“三宝”又“活”了起来。

  “我们镇专门成立了非遗志愿服务队,目的就是让更多的群众在了解非遗、提升群众文化认同感的同时,让文化得以传承。”彭楼镇文化站负责人许明瑞告诉记者,为了让非遗“无缝衔接”到群众中,彭楼镇采用“非遗+健身”的模式,让群众在日常的健身锻炼中学习和了解非遗。

马叉舞

  “‘非遗+健身’的模式主要是对马叉舞和大洪拳进行普及和推广,可以让非遗文化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广泛传播,在练武的同时加强锻炼,促进全民健康。”许明瑞说,为了让非遗从“活起来”到“火起来”,彭楼镇组织非遗进校园、非遗进讲堂等活动,让学生们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的同时,近距离感受非遗的魅力,这也为村里的“三宝”引来了新力量。

村民通过练习马叉舞锻炼身体

  现在,什李村的“三宝”逐渐火了起来,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了解和接触“三宝”。李振红说,自从村里成立了表演队,队员已经涨到了36人,其中包括不少年轻人。正值假期,村里的学生自愿做起了“学徒”,一到傍晚,就来到村里的广场上,跟着表演队学习“三宝”,学习北狮皮制作工艺。

  “现在跟着我们练的年轻人还有40多名,有了这些年轻力量的涌入,作为‘老把式’的我们很高兴。”李振红说,去年,村里人自发组织了一场以大洪拳、狮舞、马叉舞为主的联欢晚会,晚会结束后,三四个年轻小伙找到他,主动要求学“三宝”,这让他看到了传承的希望。

  临近傍晚,吃过晚饭的年轻人陆续向广场聚集,他们在“老把式”的指导下,一招一式地打着洪拳、舞着狮子、练着马叉。“非遗有了新力量,百年技艺有了传承。下一次你再来我们村的时候,这些小伙子就可以表演了,而且我相信,会比我‘耍’得还要好。”李振红笑着说。(大众日报记者 蒋鑫 通讯员 丁秋松 房正 刘永霞)

  (稿件原载于2020年8月4日大众日报客户端)

初审编辑:李润杰 姜晖

责任编辑:金秀清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