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茌平剪纸,惊艳了非遗岁月,温暖了冬日时光

  聊城,地处长江以北的黄河流域,有江北水城的温柔秀美,但也不乏万里雪飘的北国严冬。有人说,一场雪,聊城就变成了东昌府。大地苍茫,白雪落在青砖黛瓦间,一幅浓淡相宜的水墨画跃然眼前。

  可无论怎样,再有美景相伴,严寒酷暑也毕竟是难熬的季节。心灵手巧的聊城人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在长达几千年的时间长河中,借助地理优势,在各种文化的碰撞和融合中,创造并传承了丰富多彩又充满魅力的民间艺术,聊城剪纸就是其中杰出的代表之一。

  自古以来,生活在聊城运河沿岸的人们,每到逢年过节、生寿嫁娶、乔迁新居的时节,都有把房屋装饰一新的习俗。多用贴窗花、做墙围子等来营造喜庆气氛,剪纸艺术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诞生的。因为剪纸是就地取材,而且质料便宜,同时兼具淳厚古朴和精巧风趣的特点,所以流传范围甚广,令人百看不厌,深受人们的喜爱。

  剪纸艺术的奇妙还在于眼有所见,耳有所闻,心有所思都可以通过剪纸的形式表现出来。聊城剪纸是古代中国劳动人民生活的真实写照,寄托着人们深厚的思想感情。到明清两代,得益于京杭大运河的漕运,经济繁荣、文化昌盛长达数百年,聊城剪纸也进入鼎盛时期。

  这其中,以茌平剪纸最好。茌平剪纸在造型方法上,不论是古拙之作,还是精细之品,都以“由心造型,以理造型,以美造型”而著称。既随心所欲,又不粗制滥造,具有一定的规范性,给人一种自由而又完整的美感。创作题材广泛,多来源于生活日常, 各种各样的花鸟人物,形象传神,栩栩如生。

  民间艺人用其朴素的手法将简单的纸张剪出丰富多彩的画面。技艺本身虽是代代相传,但在艺术风格上,茌平区东、西部剪纸同中有异。东部地区注意物象的外部轮廓,不打草稿就动剪成形;西部地区在简括的物象上注意必要的花纹装饰,使作品显得俏丽高雅。

  1993年,茌平区被文化部命名为“民间剪纸艺术之乡”。其实 早在宋代,剪纸就已在民间广泛流行,并出现了以此为生的剪纸艺人,而且技艺高超。

  尹秀凤剪纸作品

  2014年离世的茌平区剪纸协会原主席、剪纸艺术家、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项目传承人尹秀凤,她先后有200余幅作品被《人民日报》、中国新闻社、中央电视台和山东电视台先后刊登和报道,并多次在全国及国际性书画大赛中获奖。1982年,其作品《福到了》,被作为礼品赠送日本土木研究所友好人士木村辛雄。她一生中还曾两次自费举办剪纸展览,致力于剪纸艺术的推广和发展。

  

  

  

  

  茌平剪纸文化微视频《传承》

  董月芹、黄玉华等多位 茌平剪纸艺人先后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分布在民间的剪纸艺人更是不胜枚举,他们都用各自的方式默默的守护着剪纸这项民间艺术。在长期的现实生活和艺术实践中,劳动人民将传统剪纸这项艺术锤炼得日趋完善,在表现形式上也作出了大胆新颖的创新。

  为了让剪纸这项民间艺术得到良好的推广、保护和传承,目前茌平剪纸频频亮相各大文旅展会,吸引了不少参观者驻足观赏。

  如今,剪纸也不再是家族中的内部传承,许多剪纸从业者也陆续开门教学,开展走进学校和社区的剪纸专题讲座和实践活动。相关单位也鼓励当地人们在农忙之余,通过学习这项非遗实现脱贫致富。由此可见,艺术不仅可以点缀生活,也能点亮生活。

  活灵活现的花鸟虫鱼、造型各异的人物、美丽的神话故事……一把剪刀一张纸,经过精心的剪裁,一个个活灵活现的形象在指尖徐徐绽放。尤其到在冬季,大红色的剪纸让萧瑟的寒冬凭添了不少颜色。所以人们总是感慨万千的说:茌平剪纸,惊艳了非遗岁月,温暖了冬日时光!

初审编辑:李润杰 姜晖

责任编辑:王琳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