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老街巷的活力密码

  “烟台山的灯塔,古老的守护者。白石村的石井,是万年的传说。奇山所的梧桐树下,住着老千户。所城里的旧砖墙,暮色显斑驳。丹桂街上粉墨依旧,飘出京剧的韵色。毓璜顶上晚钟敲响,时空在穿梭。朝阳街口领事馆前,开埠的那一刻,仿佛旧时光里我曾来过······”

  秋日的烟台,阳光和煦,碧海蓝天。一首城市民谣《烟台烟台》,带我们走进这里的老街巷、古建筑,领略到文物在新时代散发的独特魅力。

烟台市芝罘区所城里

  芝罘区朝阳所城街区作为烟台的百年老街、文脉所系,一期工程涉及314处文物建筑。烟台市为此专门成立保护利用专家咨询委员会,统筹编制文物保护规划,逐处制定文物建筑修缮方案,以“工匠精神”修旧如旧、守护文脉。2021年春节开街以来,累计接待游客630余万人次、实现营业收入突破亿元,获批第二批国家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

烟台市芝罘区朝阳街

  这是烟台市文物工作成效的缩影。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保护历史文物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必然要求。烟台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文化底蕴深厚,文物资源丰富,国保文物单位数量居全省第三位,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和入选省级名录的不可移动革命文物数量居全省第二位。数量多代表什么?一方面,代表烟台的文物丰富灿烂,昭示着我们理应对自己身边的文化有充分的自信;但这更是一份警示:摆在我们面前的保护和传承任务非常紧迫。如何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让更多文物和文化遗产活起来”的重要论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文物在新时代焕发新的光彩,烟台市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实践。

烟台山灯塔

  保护先行

  守牢文物工作底线

  文物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实物见证,是不可再生、不可复制的宝贵文化资源,承载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随着城市化的加速推进,高楼大厦的筑起,如果对文物的保护意识不强,极易造成对文物的冲击。意识决定行为,必须在思想深处加深对文物保护的观念,将文物保护的意识落实到行动中。我们牢固树立“保护文物也是政绩”意识,自觉把文物保护放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统筹考虑,切实扛牢政治责任。严格执行《文物保护法》《山东省文物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强化文物定期巡查、联合执法等,完善人防、物防、技防体系。全面落实《“十四五”文物保护和科技创新规划》《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十四五”专项规划》等,科学编制烟台文物、革命文物保护利用规划,全部纳入国土空间规划和实施监督体系。严格基本建设工程考古审批程序,做到建设项目“要动土、先考古”。我们充分认识到,历史文物代表着一个国家的厚度。只有对文物有更多了解和感情,整个社会的文物保护认知才能聚合有力,否则对文物保护认知就是割裂的、不对称的。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蓬莱水城及蓬莱阁

  科技引领

  推动考古与时俱进

  考古工作是一项重要文化事业,也是一项具有重大社会政治意义的工作。考古遗迹和历史文物是历史的见证,必须保护好、利用好。据了解,2021年经国家文物局批准的1702处考古发掘项目中,有1300余项为基本建设考古发掘项目。这些项目中,由于要配合工期、时间紧、任务重、科技考古人员数量有限等原因,大部分未开展科技考古工作,只是采集人工遗迹和遗物信息就了事。科技考古的缺席,不仅造成考古发掘现场信息采集的不完整,还影响了后续的深入研究。我们敏锐意识到这个问题,深化与国内一流专业院校、考古机构的人才互通互联共建机制,持续夯实科技人才支撑;聚焦长岛北庄遗址研究,强化与北京大学校地合作,加快编制保护利用专项规划,高标准建设山东省首批遗址公园、全力争创国家级遗址公园,叫响“东半坡”文化名片;系统做好出土文物和各类遗址的挖掘、整理与阐释,加强现代科学技术在考古中的应用,开拓水下考古新领域,努力用科技的力量助推考古事业高质量发展。

2021年度山东省五大考古新发现之“莱州吕村遗址”考古发掘现场

  守正创新

  塑强文化综合实力

  文物是历史文化遗产的有形载体,做好文物保护与利用是统筹引导传承历史文化、赓续中华文明不容忽视的重要工作。我们加强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实施革命文物集中连片保护利用、革命旧址保护展示、革命文物陈列展览等工程,弘扬革命精神,赓续红色基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发展过程,都伴随着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时过境迁,中华传统文化发展到现代社会,原有的文化内涵需要扩展、完善、变化,形式也需要有所创新。我们聚焦胶东海洋文化、红色文化、民俗文化等特色地域文化,系统开展文化挖掘保护、研究阐释、展示宣传工程,增强城市文化感召力和影响力。随着科技水平的发展和思想意识的不断提升,文物也从被束之高阁逐渐走进了大众的生活。尤其是互联网和高清数据扫描等高新技术的发展,更为文物的宣传与展示提供了创新的条件。我们构建艺术创作、主题展览、品牌节庆、文创手造、全媒体平台等立体式传播矩阵,讲好文物故事,传播烟台声音,通过对文物的宣传展示,不断提升大众的文化意识、文化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

烟台市博物馆馆藏国家一级文物——孙中山手书“品重醴泉”

  全民共享

  力促文物赋能生活

  文物和文化遗产,是历史的见证,更是文明的传承。中华文明以其广博与厚重,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淬炼出无数国宝重器。华夏大地众多博物馆陈列的各类珍贵文物,如同点点繁星,照耀着中华民族曾经走过的漫长历程。让更多文物和文化遗产活起来,从而转化为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是我们必须承担的历史责任。保护传承文化和自然遗产,挖掘文化和自然遗产的多重价值,是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的必然要求。我们合理有效盘活文物建筑、革命文物、工业遗产、传统村落等文物资源,推进文物更好地贴近民众、贴近生活、贴近社会。用足用好公共博物馆主阵地,提高展陈质量,打造数字化应用新场景。培育烟台山胶东民俗文化馆群、滨海广场近代工业文化馆群、昆嵛山养马岛和海阳莱阳红色文化馆群、蓬莱长岛海洋文化馆群等特色博物馆群,推动博物馆进校园、进社区、进乡村,加快建设“博物馆之城”。统筹城市更新、乡村振兴与文化传承,聚力打造芝罘仙境朝阳所城、蓬莱登州古城等文化地标,统筹推出一批烟台历史文化名镇(村),积极争创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片区,努力让宝贵历史文化遗产绽放新时代光彩。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加强城乡建设中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重要论述,为我们做好今后时期文物工作指明了清晰路径、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将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要求,全面提升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水平,切实担当起文物保护的时代使命和历史责任,激发更多文物的时代活力。

  (作者系烟台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初审编辑:李润杰 姜晖

责任编辑:王琳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