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9024540号 鲁公网安备 37010202000111号
技术支持: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
“行,是指工作种类,戏曲演员根据他所扮演的角色人物,划分为许多的种类,这种专业上的分工类别,就叫做行当,行当又称角色,主要可分为生、旦、净、末、丑五大行当……”近日,在聊城临清市先锋办事处孟店居民俱乐部,一场以戏剧文化讲座及表演为主题的“文艺大讲堂”活动在此举行。临清市戏剧家协会副主席张保祥以《京剧发展史与行当划分》为题,从京剧发展历史、舞台角色及行当、流派、脸谱、髯口及相关道具等方面为村民讲授京剧艺术知识。
随后文艺志愿者为村民们献上脍炙人口的京剧唱段,《四郎探母》《锁麟囊》《打龙袍》……一首首京剧名段,婉转动听的唱腔、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让村民看得如痴如醉。大讲堂还增加了互动环节,由演员现场教授“四功五法”等表演形式,村民们跃跃欲试,学得有模有样,举手投足间韵味十足。
“文艺大讲堂”吸引了众多小朋友参与听讲
“对于我这个老戏迷来说,在家门口举办的文艺大讲堂不仅让我学到了京剧的专业知识,还让我过足了戏瘾。”活动结束后,村民宋学增兴奋地说。“活动将讲、演、教相结合,通过舞台表演、讲座互动等形式,使村民更立体直观地了解了京剧艺术,感受国粹的独特魅力,激发大家对传统文化艺术的浓厚兴趣。”临清市文联主席杨宁介绍说。
临清作为山东省历史文化名城,文化底蕴深厚,而衡量一座城市文化发展的标杆,归根到底是人们的文化获得感、满足感、幸福感。为此,临清市把文化工作下到基层、社区和乡村,让文化关照人们的生活。除了京剧,日益丰盛的文化艺术大餐正陆续被端上临清人民的“餐桌”。“为了用生动活泼的文艺形式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传播文学艺术知识,将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文化惠民活动落到实处,我们开设多场‘文艺大讲堂’活动,组织文艺工作者向社会大众传授文学、书法、绘画、戏曲、音乐、舞蹈、摄影等文学艺术知识,充分挖掘临清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利用丰富多样的现场讲授和展演,做到雅俗共赏、通俗易懂,积极推动文学艺术的普及和提高。”杨宁说。
在当地,“文艺大讲堂”已经成为百姓与文化艺术“触电”的重要平台,引发社会各界和广大文艺爱好者广泛关注和热烈欢迎,成为具有鲁西特色的文艺惠民品牌。
回忆起半年前在学校礼堂举办的“文艺大讲堂”活动场景,临清市实验中学的李晨轩同学表示仍历历在目,“我从小就对音乐非常感兴趣,李老师的课程让我对于音乐知识有了更加系统深入的了解。”2018年12月27日,文艺大讲堂首次活动在临清市实验中学启动,会上市音乐家协会主席李士兴围绕杰出的音乐名人及其优秀作品、丰富的民间音乐形式、汲取民间音乐营养的时代意义等知识做了深入细致的讲述。李老师讲解声情并茂,学生们聆听兴趣倍增,大家听得津津有味,掌声不断。“通过李老师的分享,我知道了音乐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生活中我们只要善于观察、勇于畅想,也可以创作出一曲曲美妙而富有生命力的音乐旋律。”李晨轩说。
精湛的演奏技艺获得阵阵喝彩
近年来,临清把发展文化事业摆在全市工作的突出位置,围绕打造运河文化名城,加大文化事业投入,深入挖掘城市文化,不断丰富城市文化内涵。“文化艺术普及的目的不光是学,为群众提供学习平台的同时,更要给他们创造展示的舞台。”杨宁说,我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到人民中去’的工作导向,根据百姓需求,紧密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为了让艺术能真正为民所用,每年固定组织书画展、文艺节目专场演出等多种活动,自2019年以来已经成功举办50余场。让群众从文化活动的参观者和学习者,变成文化工作的建设者和创造者。政府搭舞台,群众当主角。如今,在临清市,群众参与、参演、参赛已成为群众文化生活的常态,全民文化艺术普及活动正在改善着城市的精神风貌和市民的新风尚。
初审编辑:李润杰 姜晖
责任编辑:吴杭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