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威海:“数字+”打通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

  10月28日8时许,山东威海市市民孙丽丽来到威胜大厦,径直走向摆放在一楼大厅的一台共享书柜前。只见她拿出手机,点开微信扫一扫识别二维码,瞬间柜门打开,还书、借书,一气呵成,全程不到半分钟。“4年前想要借书时,只能去图书馆,只能用借阅证。现在不仅遍布威海市各地的城市书房、共享书柜都能借书了,而且全部都能在手机绑定借阅证后扫码借阅,特别方便。”孙丽丽说。

  近年来,威海市积极探索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在文化领域的应用,不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和城市文化品质,给市民的文化生活带来诸多便利。

  如今,打开威海市博物馆微信公众号,有各主要展览和馆藏文物的基本介绍,还有可360°观看的虚拟展厅。市民足不出户,只需打开手机,就能畅游该馆的基本陈列展厅;来到威海市群众艺术馆,3D影视体验太空椅、蛋壳椅、VR魔幻之旅等多种多功能文化艺术设备体验区,让人目不暇接;想参加文化活动、预定文化场馆,只需打开“威海公共文旅云”网站、客户端、微信公众号等,就可以线上报名,如不能现场参加自己喜欢的文化活动,还可以观看直播或回放。

  今年的民生实事提出,要举办“群星大讲堂”“艺术讲坛”等公益讲座1500场,开展尼山书院公益活动1500次。虽然受疫情影响,但活动依然有序进行。究其原因,就是大量利用了线上直播和视频录制。截至10月底,威海市已开展各类公益讲座1396场,其中线上的就达到851场。“以前的线下讲座,最多几百人参加,现在每次直播和视频回放,常常都有成千上万人观看,受益的市民更多了。”威海市群众艺术馆相关负责人说。

  威海市文化和旅游局和市大数据中心工作人员表示,近年来,威海市新建了威海公共文旅云平台,将全市艺术馆(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及各区市、开发区的公共数字资源统一纳入到市级云平台。通过整合威海市公共文化服务数字资源,为广大市民提供信息资讯、文化活动、场馆预定、文化课堂、品牌推荐、文旅服务、非遗传承、群众反馈等一站式公共文化服务。

  建设中央网络课堂系统。以线上线下结合、远程与实体结合的方式,提供交互式文化艺术辅导培训和体验服务。威海市群众艺术馆、图书馆邀请的专家讲座视频影像,均可以通过中央网络课堂系统,实时传送至各区市场馆和服务点进行互动交流,实现公共文化资源的均等化,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未来,威海市将持续做好“威海公共文旅云”运营宣传,不断增加公共文化数字资源总量,让更多市民了解威海公共文旅云,促进文化服务效能提升。

  依托中央网络课堂系统,继续向镇、村延伸数字化服务,威海市形成市、区市、镇、村四级网络体系。利用数字化管理手段掌握全市村(社区)文化活动情况,通过活动预告、文化活动展示、市民预约抢票等功能,实现“线上预定、线下参与”,有效丰富社区文化服务供给。

  同时,威海市加快建设文化大数据分析系统,通过数据分析与可视化展示,打破传统的“信息孤岛”,为数据应用与领导决策提供信息支撑,进一步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平台的惠民服务。

初审编辑:李润杰 姜晖

责任编辑:王琳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