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山东沂源:青石小巷伴山溪 文化振兴朱家户

    农屋飘谷香,大街如画廊。

  石巷伴小溪,恍若梦一场。

  驾车沿着蜿蜒的山路走到尽头,一下车就踏进燕崖镇朱家户的“老家”意境。

  

  农户墙上的石头贴画古朴而艺术

  古村位于山坡上,背依着翠绿的山峦。一条石铺的古巷,紧依小河穿村而过,都在向世人诉说悠远的历史和沧桑,展现给人们一幅天人合一,婉约、灵秀的画卷。

  

  游客将这里作为摄影天堂

  村口广场是立体的中国地图,村中是淌水崖式的村中小景,各具特色的石堰石墙,装修一新的特色民居,有人觉得“土到掉渣”,有人觉得“洋气如画”,远处漫山遍野的梯田上满眼是果树,衬着粉墙黛瓦,远山近水,悄然与梦里老家的底片重叠,在向往田园、回归田园的心海里萦绕……

  

  简洁的村碑

  朱家户村位于沂源县燕崖镇政府驻地西南7.5公里处,共有285户731口人,是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被授予省旅游特色村、省一村一品示范村、市级文明村等荣誉称号。

  

  新建的乡村舞台“大食堂”

  近年来,在乡村振兴的旗帜下,村党支部积极引领,全体党员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倡导村民共享共建共同参与,打造了别具“农村文化特色”的美丽乡村。

  

  走进画里的游客

  “原来祖祖辈辈过的都是穷日子。”朱家户村党支部书记张继学告诉记者,过去的朱家户村与现在截然不同,是一个典型的贫困村。石头堰、破瓦房、土路、干枯的水沟交织成杂乱的场景。因为缺水,村民种了樱桃、苹果却没有好收成。

  

  石街上戏水的儿童

  “我们不能总是守着青山绿水,过贫困日子。”张继学说,为了帮助村民们解决用水难题,村两委多方争取资金,带领村民把河沟两侧进行加固,并在靠近果园的地段进行防渗处理,河道水存住了,解决了水的问题,果树年年丰收,村民们收入连年增加。

  “这几年发展樱桃,村民年均收入都在两万多,都非常满意。” 张继学说:“富起来的村民又积极争取乡村文明、乡村振兴项目的资金扶持,修复了村里的石板小巷,恢复了溪水潺潺的沿街小溪,美丽整洁的朱家户村焕然一新,村里引进了旅游公司,做起了民宿旅游”

  

  小河倒影

  朱家户村立足“山好、水好、林好、果好、景好、人好”的资源优势,着力打造以“粉墙黛瓦大红门、绿水红荷朱家户”为格调的山区特色美丽乡村。已完成投资300余万元,建设了文化广场、生态水系,对绕村河道实施了综合治理,建成生态河道700米;打造景观石堰墙体1500米,栽种荷花、睡莲1000余株,打造村庄小景观16处,建成2000平方米的停车场。

  “我们村今年新建了十几个项目,”村支部张书记说,“大家伙参与的积极性都很高,主动捐献了很多石板石磨,光义务劳动就超过1000多个工时。”“村里环境好了,俺的生活才更美,”正在劳动的大嫂说,“俺把家里闲着不用的石磨,捐给村里,已经刻上字垒到墙上了。”

  

  村民与来旅游的模特交流

  如今村里大街小巷进行了绿化,到处鸟语花香,慕名来到朱家户村的游客越来越多。 

  “青岛的、济南的、张店的游客都有,现在来的城里人越来越多,我这里也成了集采摘、游玩、住宿为一体的多元化农家乐了!” 开农家乐的孟凡香笑着说。

  

  泥炉炖菜已成为特色

  沿着古朴的石巷踱步慢行;或是听着淙淙的水声闭目神往;或是在立体的红荷墙下留影;或是在一排排泥炉前闻着炖熟的菜香……你想要的,都在这里。

  

  慕名而来的各地游客

  区域化党建是各村之间科学统筹、协同推进的最大保障。2019年,朱家户联村党委应运而生,辖8个村,6348口人,23.5平方公里。联村党委书记、副书记由镇领导干部担任,委员由优秀支部书记、支部委员担任。镇村干部沉在一线,驻村办公,上下结合,干群融合。联村党委将乡宿体验、休闲采摘、影视基地、山地露营、传统酿造进行一体规划,各村定位清晰,互为补充,进行差异化发展,深入推动农旅文融合发展。

  “下一步,我们将以吃农家饭、住农家屋、采农家果、走农家路这一主题,突出抓好精品民宿、精品采摘园、旅游特色农产品购物店、石板路、登山步道等项目建设,着力建设山区特色乡村旅游村。”张书记坚定地说。

初审编辑:李润杰 姜晖

责任编辑:吴杭霏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