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建博物馆,让老手艺复活,把文化大院的钥匙交给群众——乡村文化振兴,寿光这么办

  村里建的汉字博物馆,吸引了市区里的孩子来研学。大批菜农文艺爱好者,接受公益培训,登台演出。老粗布、乡绣复活了,释放了乡愁。

  近年来,寿光市深入实施乡村文化振兴战略,改善农民精神风貌,不断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

  村庄建起汉字博物馆

  7月14日,住在寿光市区的程会云回到老家洛城街道韩家牟城村。看望了老人后,程会云来到村里的汉字博物馆。博物馆分为汉字文化游园和汉字文化馆,内有汉字文化体验室、互动体验区、文字演变历史展示。在这里,既能触摸文字,又可感受活字印刷术。

  “我们村有很多历史故事,如今挖掘展示出来,是一种很好的学习和传承。”程会云说。

  韩家牟城由来已久。史料记载,汉代设县,寿光是最早的26县城之一。当时寿光县城就设在牟城。相传,唐朝韩氏在牟城立村,故名韩家牟城。寿光是文祖仓颉的故里,据考证,古仓颉墓就在韩家牟城。孔子曾携弟子前来韩家牟城造访,因此在寿光留下了“仓颉造字圣人猜”的传说。

  今年,在市、街道两级党委的帮助下,韩家牟城村深耕“仓颉造字”这一传统品牌,建成汉字博物馆。该馆建成后,周边村民、寿光市区学校学生时常来参观研学。

  “有了汉字博物馆,村民多了休闲娱乐的地方,也接受了文化熏陶,了解了汉字文化精髓。”韩家牟城村党支部书记韩祥国说。

  “只有让大家懂我们的文化,爱我们的文化,传播我们的文化,乡村振兴才有持久的生命力。”寿光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朱金华说,寿光坚持将“农圣故里·文明寿光”作为全市核心文化品牌进行重点宣传,深耕产业文化,创建了番茄小镇、水上王城等特色镇村。

  今年5月,寿光被授予“中国农耕文化之乡”荣誉称号。

  “把文化大院的钥匙

  交给群众”

  夏日时节,天亮得早,圣城街道北郭村村民张永禄5点多就来到村文化大院,打开门,打扫卫生,整理桌椅和器械。“老人们起得早,喜欢来文化大院转转玩玩。我有钥匙,就得早来,免得大家等着。”张永禄说。

  “文化大院的钥匙原来都是村委人员负责保管,大伙有活动,得回回去要钥匙,群众意见很大。市里提出把钥匙交给群众,村民参与文化活动的热情高涨。”北郭村党支部书记张树增说。

  2017年,北郭村建起了文化广场和文化中心,安装了健身器材,配套建设了娱乐室。为让老人们能随时进出文化大院,村里配了10把钥匙,交给空余时间较多的村民。

  据介绍,针对群众提出的送文化“不解渴”的情况,寿光建立了“把钥匙交给群众”这一村民自主管理模式,并为975个村的文化大院配备文体设施。

  每逢周六晚上,寿光菜农之家艺术团的演员都在孙家集街道银杏公园演出,吸引周边数十个村庄的村民观看。菜农之家艺术团由本地的菜农自发组建,已有成员100多名。“敢于上台展现自我,公益培训起了很大作用。”菜农之家艺术团团长孙美云说。

  2017年,寿光整合17家书法美术、艺术类组织、机构、协会,在全省率先组建公益培训联盟,开展公益培训400多场次,培训学员2万多人次,带动各类“庄户剧团”发展到1000多个。

  老粗布、乡绣“复活”了

  现在,双王城生态经济园区寇家坞村民于吉香,每天都在老织布机上织粗布。“老粗布柔软透气、持久耐用。现在大家认识到老粗布的优点,也乐意用,我们不愁卖。”于吉香说,现在一件老粗布做成的床单售价在200元左右。

  老粗布是双王城寇家坞一带村民世代传承的一种纯手工纺织品,由村民用老式织布机精心纺织而成。随着市场上各类纺织品的增多,老粗布的知名度越来越低,一度面临失传。

  2015年,为保护和传承非遗文化,寇家坞老粗布等一批非遗作为表演项目亮相第三届寿光文博会,吸引了很多商家。于是,寿光重新挖掘这一传统工艺,注册商标,先后带动大量农村妇女、残疾人从事该行业。2019年第七届寿光文博会上,老粗布已从表演区搬到了展销区。

  “通过对乡村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市场运作,可以形成独具特色的创意农业和特色文化产业,有利于构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体系,为实现产业兴旺提供重要支撑。”寿光市委常委、宣传部长袁世俊说。

  在台头镇三座楼村,张秀香、刘桂东等时隔多年后又重拾乡绣技艺。三座楼乡绣至少有上百年历史,但随着时代发展,乡绣却没落了。“乡绣里蕴含着乡愁,也有较高的观赏和收藏价值,值得传承和推广。”三座楼村党支部书记刘瑞祥说,该村正在将乡绣申请为寿光非物质文化遗产。

  据介绍,近年来寿光实施传统文化振兴计划,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统节日文化用品、宏源酒文化、盐文化、草编制品展示等民间艺术、民俗表演,促进文化资源与现代消费需求有效对接。

初审编辑:李润杰 姜晖

责任编辑:吴凡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