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临沂市:永不撤离的乡村文化“轻骑兵”

  近日,还没踏进莒南县十字路街道大埠南村村委会的院门,就听到阵阵锣鼓声。在该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内,有吹笛子的,有拉二胡的,还有敲边鼓、打铜锣的,四五个村民正在台上排练自编的现代京剧。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大埠南村曾“人人都能唱一段”,是远近闻名的京剧村。为了让京剧这一国粹艺术重新融入到村民的文化生活中来,村党支部书记刘纪军带着村里的文艺骨干一合计,成立了新时代文明实践文艺志愿服务队,并结合村庄历史,想打造“京韵芳华”这一文艺志愿服务品牌。

  乡村文化振兴,不能只靠送文化,也要培育文化土壤,让农民自己创作文艺作品。近年来,莒南县在乡村文化振兴探索上尤其注重激发内生动力,通过培育一批文艺志愿者队伍、挖掘一批乡村文化能人,在农村广阔天地留下一批永不撤离的文化“轻骑兵”。

  刘纪军说,村民创作了30多个充满乡情、乡音、乡味的文艺作品,还连年举办自己的乡村“春晚”。丰富的文化活动吸引了很多村民,多的时候能有上百个村民一起参与。

  60多岁的村民志愿者吴维同一边忙着指挥排戏,一边感慨:“现在村里参加志愿服务、文化活动的人多了,打牌赌博的人少了,打架争吵的也少了,风气越来越好,大伙儿得空都往村委会院里跑,来唱戏听戏,不仅个人生活文明了,还愿意帮助他人,和睦相处。”

  在离这个村十公里外的十字路街道温泉社区,各种群众喜欢的文艺活动也不时上演。大店镇后高柱村“高高兴兴”、坊前镇“魅力坊前红”、十字路街道“艺路花红”等,一个个文艺志愿服务品牌成了村民心中响当当的“文艺大牌”。

  在打造乡土文艺志愿服务品牌的同时,莒南县通过政策扶持,注重挖掘和培养农村本土文化能人,让他们在乡村文化振兴中发挥主力军作用。“他们像一粒粒文化种子,在农村广阔的田野上生根发芽,让乡村文化更加繁荣也更富有生命力。”莒南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工作人员朱心足说。

  截至目前,莒南县共成立镇级文联16个、镇级文艺协会60余个,在中国文艺志愿者网注册各类骨干文艺志愿者800余人,开展各类文艺活动1500余场次,录制“沂蒙精神代代传”相关视频200余条,文艺志愿服务活动呈现出蓬勃向上的发展态势。

初审编辑:李润杰 姜晖

责任编辑:吴凡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