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威海文登区慈口观村:落后村逆袭成“网红村”

  土路铺上了古朴典雅的石砖,村道竖起了路灯,闲置民房成为温泉入户的民宿……近日,威海市文登区高村镇慈口观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2019年,慈口观村党支部抓住美丽乡村建设的好时机,充分发挥自然环境、历史文化等特色优势,大力发展民宿经济、休闲旅游、温泉康养等新业态,有效促进了村集体增收和农民致富,在党建引领下走出了一条乡村振兴的特色路子。

  7月24日一大早,进入慈口观村的旅游车一辆接一辆,村里的40余套温泉民宿预订出去了一大半。“威海进入旅游旺季,这段时间我们村的游客就没断过。”慈口观村党支部书记周玉平笑着说。

  两年前,慈口观村还没有特色产业。“当时,村里基础设施跟不上,村居环境也存在不少问题。年轻人出去打工,年长的村民靠务农为生,村集体年收入不到5万元。”周玉平说。

  2019年,慈口观村党支部把党建活力转化成发展动力,为村里引来了12亿元资本,启动田园综合体项目建设。

  慈口观村三面环山,革命年代生产武器弹药的兵工厂就建在这里。立足村庄生态优势、资源优势,村党支部计划以乡村休闲旅游为突破口谋发展。定下方向后,村“两委”班子挨家挨户走访,算收入账、发展账,最终顺利完成80多套民居租赁协议签订。

  “我们按照‘一房一院一特色’的标准进行民宿改造,建设餐厅、温泉区等公共服务设施,发展特色民宿。”周玉平介绍,村里已有20余套老旧民宿变身为山村温泉民宿客房。村内还建有康训基地、共享农庄、生态餐厅等服务设施和露天温泉泡池、格桑花海、竹林步道等景致。

  慈口观村党支部将村里的红色资源转换为“本土教材”,修缮相关遗址,挖掘八路军兵工厂等历史文化遗迹,打造红色文化体验中心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实现农旅融合发展。

  改造后的慈口观村,温泉民宿、主题餐厅、非遗文创街区都成了它的“标签”。在这里,泡温泉、听虫鸣、数星星成了精致享受,村子也成了远近闻名的“网红村”。

  “名气大不是关键,重点是要改善村居环境,让村民能享受到发展的红利。”周玉平说,村党支部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力度,新建高位水塔和水井各1座,新改造自来水管道,实现自来水直接入户,为村内铺设了2000余平方米的青石板路面,修缮了村内的公共服务中心。

  看着村子的光景越来越好,原本和丈夫在外打工的村民刘永香格外开心,索性辞了工作,回到村里。现在,刘永香在温泉民宿自助餐厅当服务员,丈夫丛强滋则在村里的田园综合体打工,加上之前流转给田园综合体的2.7亩地,两人每年的收入比之前翻了一番,日子越过越好。

  在慈口观村打造过程中,村“两委”班子从“抓班子、带队伍、强堡垒”入手,为村内党员树立了标杆,并在村内推行“支部联党员、党员联群众”工作法,创新打造网格化的党员服务队,搭建自上而下的为民服务网络。结合村内发展实际,村党支部指导制定了10项制度,明确村“两委”干部职责分工,不断增强村级党组织的向心力。

  2020年5月,慈口观村党支部牵头修订村规民约,为每名村民建立道德档案并动态调整星级,评级结果与村民可享受的便民服务挂钩,不仅激发了村民热爱家园、建设家园的自觉性,也让村民享受到了实实在在的福利。

  如今,昔日偏僻落后的小山村“华丽转身”,成了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每天吸引着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也获得了“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等荣誉称号。

  (稿件原载于2021年8月4日Hi威海新闻客户端)

初审编辑:李润杰 姜晖

责任编辑:吴杭霏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