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荣成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培育“五朵金花”

  10月10日,精神文明导刊微信公众号发表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研究中心副主任、广东省社工与志愿者合作促进会会长谭建光文章《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培育“五朵金花”》,介绍荣成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经验与路径。以下是文章全文: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工作开展一年多来,如何推进志愿服务持续发展,如何让志愿服务在经济建设、社会建设、民生改善、治理创新、环保生态等方面发挥更多更好的作用,是值得思考的问题。荣成市在推进志愿服务的时候,充分发挥作为信用建设示范城市的优势,以“志愿+信用”的新机制,培育出新时代的“五朵金花”,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调研发现,荣成市构建了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的“四个层次”体系,并以“四个导向”促进志愿服务实效化。

  “四个层次”有效推进文明实践志愿服务

  顶层设计“四梁八柱”具有坚实基础。通过文明实践“四梁八柱”的科学设计,将市委市政府的统筹领导,与社会行业积极性发挥,乡村社区群众热情调动有机结合,营造创新创造的良好社会氛围。

  镇街部门“务实求真”发挥中间作用。在人和镇、宁津街道、王连街道等镇街,各镇街根据本地实际和群众需求,打造文明实践“四个人和”品牌、“文明四实”特色等等,既实实在在又富有特色。

  村居干部“各出奇招”创造富有实效的经验。从王连街道东岛刘家村、夏庄镇甲夼马家村、宁津街道东墩村的调研看,每个村居的干部都既是千方百计调动群众热情,带头做好各项志愿服务。

  基层群众“信用好人”营造友善互助氛围。通过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很多村民从过去的互相计较、争执利益,转变为友邻关怀、友爱互助。我们到过很多试点县区、乡村社区,看到通过“志愿+信用”的机制构建富有活力、富有成效的“四个层次”志愿服务体系,推动全社会的志愿服务热潮,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和乡村治理创新,感觉非常有价值。

  “四个导向”不断深化文明实践志愿服务

  坚持围绕“价值导向”。荣成市坚持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下开展志愿服务,坚持通过关爱和服务群众将新时代新思想传递到群众心中,有效密切党群关系,树立党的良好形象。

  紧紧抓住“需求导向”。荣成市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有效贴近社会需求和群众需求。如村干部带领群众以“志愿+信用”的积分激励,既积极主动拆除自己家的违章建筑,也积极参与整理村落的道路沟渠,很快完成“四清”任务,让广大群众感受“美丽乡村”“美丽家园”。

  敢于面对“问题导向”。文明实践志愿服务不回避问题、不惧怕问题,而是针对问题激发乡村志愿者的议事热情、参与热情,积极探寻解决的方式方法。为此,解决了许多邻里纠纷、上访缠闹等问题。

  时刻不忘“发展导向”。荣成市注重将文明实践志愿服务以“信用体系”为基础,为社会经济发展、产能转型、生态发展等提供支持和帮助。广大党员干部、城乡群众在参与志愿服务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素质,为荣成市“集成式”发展创造新动力新活力。

  荣成市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在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治理创新的方方面面都发挥积极的作用,培育新时代的“五朵金花”,成为文明实践建设中的亮丽风景线。

  培育出“诚信金花”

  荣成市是农村城市化转型较快的地区,也是社会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市民的文明素质能否适应经济发展、社会变化,就制约城市文明的进程。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荣成一手抓信用建设,一手抓志愿服务,吸引和鼓励城乡群众在参与服务活动、享受服务成果的时候,自觉提高诚信意识和文明素质,营造友善互助、进取向上的社会氛围。从印发“志愿服务+信用建设”、农村“文明实践志愿服务信用机制”的政策文件,到举办公益慈善盛典、举办“文明荣成”盛大晚会,都在激励广大乡村社区的群众参与到文明实践之中,争做文明人、争做诚信人,共创文明城市、共享文明家园。

  调查中,我们登上荣成公交集团的“新时代文明实践”车辆,有“习语金句”宣传车辆,有“道德模范”宣传车辆,有“书香荣成”宣传车辆,有“非遗文化”宣传车辆等等,除了车厢、车窗等位置有文明实践温馨语言之外,在乘客座椅靠背、安全手拉吊牌等细微之处,也有红色故事、诚信故事、非遗故事、好书摘录等等,让乘车的市民、村民在往返间隙中感受新时代新思想新文明的熏陶。我们认为,这种诚信建设、文明行为的培育,为荣成市营造社会经济发展环境奠定新的基础;恰恰为城市转型发展、创新飞跃提供有力的支持。

  培育出“关爱金花”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志愿服务+信用建设”最直接的效果是促进民生的改善,因此受到城乡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众的认同、赞誉。一方面,党员志愿者带头,义务为社区、乡村的发展献计献策、亲力亲为,探索脱贫致富、共同服务的道路;另一方面,村居群众通过“我帮你、你帮我”,解决邻里之间的小困难、小问题,也为特殊群体送温暖、送关爱。

  特别是“暖心食堂”的服务中,志愿者为老人提供的温馨帮助和可口饭菜,让老人感受社会的关爱和亲情,真正实现“暖心、暖家、暖村、暖社会”的综合社会效应。我们看到“暖心饭堂”中贴有“温馨提示”,列出每一个就餐老人的身体状况、疾病种类、饮食忌口,体现出精细化的志愿服务;还看到志愿者为老人生日贺寿做的“胶东大馒头”,既有花卉点缀,也有温情祝福,让老人感受亲人般的体贴。并且,老人说道,“这些花馍馍真好,比蛋糕还好。好吃不用忌口,不会血糖高”。

  还有,夏庄镇甲夼马家村的一户男主人发生车祸重伤,全家都要在医院看护。村里的几家妇女就主动联合起来,租了收割机到这户人家的花生地,帮助收摘花生,以免发芽变质。收割机车主在听了这些农村妇女的故事之后,将租金270元中拿出70元,说“这70元你们给受伤人家,也算我的一份爱心。”这类故事在如今的荣成市社区农村出现了许多,让志愿服务在民生改善、扶贫济困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借助信用建设体系,这些点点滴滴的服务行为纳入信用记录,获得回馈激励,就能够更好地鼓励群众参与志愿服务,促进民生改善,促进共建共享。

  培育出“治理金花”

  新时代的社区治理与乡村治理非常迫切的任务,就是动员和激励群众参与治理创新,需要运用多样化、有新意的方式方法。其中,荣成的“志愿服务+信用建设”通过创新群众参与治理,提高了群众的热情和积极性。

  我们在调查中了解到,其实荣成市在2015年之前,也存在社区、农村矛盾多,村民之间利益纠纷冲突时有发生。通过文明城市创建和新时代文明实践,结合社区和乡村治理的需求,探索多种多样的吸引群众自主参与、民主议事、协调共治的途径。

  如在邻里之间倡导互相谅解、互相尊重、尊老爱幼、扶贫济困。这样就减少许多乡村矛盾,营造和谐的生活环境。如在“四清”过程中,以前一些村民留下“脏乱差”,就是不肯清理,引起其他村民的非议。现在,通过志愿服务享受积分和奖励的信用制度,让这些村民看到自己固执己见导致积分很低。于是,这些村民主动提出拆除破旧墙、屋,并且用这些砖瓦修筑村里的沟渠、路基,获得村民好评,获得积分奖励,也焕发出良好的精神状态。

  我们看到,“志愿服务+信用建设”在吸引和鼓励群众参与基层治理,共建和谐村庄方面,发挥的作用非常重要。

  培育出“生态金花”

  “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对于荣成市非常重要。作为海边城市、环保城市、旅游城市,良好的自然环境和生态景色,就是最大的生产力。为此,文明实践志愿服务中,城乡群众都积极参与维护乡村美丽景色,共建生态美丽家园的活动。一方面,群众争当志愿者,从小小的“搞卫生、捡垃圾”,到专业的“守护蓝天”“守护海滩”“守护海草”“守护家园”,这些活动都得到信用激励,获得积分和奖励,获得自己及子女发展的优惠政策支持,让群众感到实惠,乐于坚持。

  另一方面,城乡群众在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志愿服务中也扩大见识、增长知识,不懂充实自我、提升自我。在几次深入荣成乡村的调查中,不仅仅到调查点的时候看到村容村貌整洁亮丽,而且在经过的其他村庄也看到群众自主清洁整治后的良好环境。有些村庄经济条件不是很好,没有典型村庄建设的漂亮美丽,但是因地制宜修整清理,也能体现卫生整洁、绿化美化的情景。

  这样,“志愿服务+信用建设”的点点滴滴激励措施,带来荣成人观念和行为的极大变化,对于维护荣成市难得的“蓝天碧水”“青山绿地”等生态资源,保护大天鹅等珍稀动物具有重要作用。

  培育出“幸福金花”

  荣成市建设“文明之城”“志愿之城”,也是通向“美好之城”“幸福之城”的道路。同时,荣成市作为海洋大市,面向世界各国进行产业合作、交流沟通,志愿服务的影响力必将走出国门、对外传播,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作出贡献。

  “志愿服务+信用建设”通过积分和奖励、优惠和保障的多样化措施,吸引城乡群众培育“以荣成为家”“以荣成为荣”的思想观念。来自城乡的志愿者越来越多将自己的志向和追求,与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相结合,在城市的美丽和美好过程中实现自己的愿望。乡村社区的群众为城市的文明、友善而感到自豪和骄傲,就乐于参与志愿服务,共同维护美丽城市。

  通过“精致城市”的建设,“信用好人”的熏陶,志愿服务的传播,互助友爱的普及,让荣成市的城乡群众感受生活的温暖、舒适、快乐、自豪。我们在王连街道东岛刘家村调研的时候,一群农家妇女在学习唱歌跳舞,见到我这位“陌生专家”,非得要我讲几句话。热烈掌声之下,盛情难却,我用“广东普通话”讲了几句赞扬和祝贺的话,估计她们听不大懂。但是,她们那种获得别人认可的时候,流露出来的快乐和幸福之情令人难忘。在欢快的笑声和热烈的掌声中表达她们对新时代新生活的满足。同时,“志愿+信用”推动荣成成为国际海洋城市、国际文化城市、国际生态城市,展示新时代的美丽风貌。

初审编辑:李润杰 姜晖

责任编辑:吴杭霏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