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荣成近半数村居都有暖心食堂,1.2万农村老人吃上“免费午餐”

  荣成市从解决农村老人“一餐热饭”入手,探索“信用管理+志愿服务”暖心食堂模式,为农村80岁以上老人提供免费午餐,做饭、照顾老人都由志愿者义务承担,生活物资大部分由社会捐赠。目前,荣成市已建成363家暖心食堂,覆盖46%的村居,3万多名志愿者参与其中,日均服务1.2万名老人。

村里老人吃上免费午餐

  “信用+”让暖心食堂

  不缺“巧厨娘”

  “现在我们对你们好,以后下一辈也会对我们好!”10月24日,荣成市夏庄镇甲夼马家村的暖心食堂里,村党委书记马永泉为老人们送上了一番热情洋溢的祝福后,动手切开了眼前特别定做的大蛋糕。

  为了庆祝重阳节的到来,甲夼马家村的暖心食堂里,大家伙儿一大早就忙活了起来,几位志愿者在厨房蒸馒头、炒菜,忙得不亦乐乎。村里特意定做了一个超大蛋糕,上面装饰着寿桃等图案,五个红彤彤的大字“重阳节快乐”增添了节日的欢乐气氛。

  中午11时,在场的70位老人共同分享大蛋糕。“高兴,太高兴了,俺们村弄得真好!俺这些老人吃饭不用花一分钱。”79岁的杨淑华说起村里的暖心食堂,激动地拉着记者的手一个劲儿夸赞。据介绍,村里的暖心食堂建成以来,坚持每天给老人们做一顿饭,有荤有素有汤,隔三差五还包饺子、蒸包子。当天中午的炸鱼、海蛎子、芸豆炖山药、油菜炖粉条和西红柿鸡蛋汤,让老人们吃得很满意。

  荣成暖心食堂以低成本常态运行的“秘笈”是“信用+志愿”的工作模式。马永泉说,全靠村里的志愿者们在这里工作,一年能节省30万元的用人成本。这些志愿者被亲切地称为“巧厨娘”。“能为老人做事我们心里高兴,村里还给大家积分,挺好的。”志愿者范瑞芳是资深“巧厨娘”。

  在暖心食堂外面,有一面画着红旗的积分墙,甲夼马家村妇联主席杨秋云指着小红旗说:“每个星都是靠参加志愿活动得来的,4小时1分,1分就是1个星,5个星是1面红旗。村民都互相‘攀比’,村里有什么事,一呼百应。”

  为表彰激励“巧厨娘”志愿者,除了每季度在信用基金发放仪式上大张旗鼓地表彰外,信用积分还能在村里的信用超市兑换生活用品。

  社会各界踊跃捐助

  食堂运营有保障

  “大叔、大姨,我们来看你们了!”10月25日,重阳节当天,荣成市王连街道的企业家们早早行动起来,带着爱心物资来看望老人们。不一会儿,暖心食堂的院子里就堆满了爱心物资,大米、白面、花生油,老人们乐得合不拢嘴。

  荣成的暖心食堂建设,在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的基础上,以点带面、因地制宜,一步步向前推进。在这个过程中,荣成着重思考,从创新投入方式、争取扶持资金、挖掘内部潜力、发动社会募捐四个方面解决“钱从哪里来”的问题。

  在荣成,市镇村三级每年设立2000多万元的文明实践信用基金支持暖心食堂,在政府资金引导下,爱心企业也纷纷冠名赞助,多方发力,共同支持暖心食堂的运营。

  夏庄镇石硼丁家村属于村级自助模式,用餐场地和厨房设备由村委解决,食材准备、烹饪加工、就餐服务等全由村内志愿者解决。

  10月24日上午,随着老人们逐渐到齐,夏庄镇石硼丁家村暖心食堂的节日大餐也已经备齐。“包子饺子皮都很软、菜的口味也不咸,特别适合老年人。”提起食堂的饭菜,90岁的丁桂英赞不绝口。

  “往常一天4个志愿者,赶上重阳节菜多又加了人手。”村里的妇联主席戴振妮说,“志愿者”都是本村的村民,靠着“信用+志愿”的工作模式,64位村民把活全包了。

  各村主导运营,自己制作饭菜,自己组织就餐,目前在荣成建成的363家暖心食堂中,有246家属于这种模式,也是荣成主推的模式。

初审编辑:李润杰 姜晖

责任编辑:王琳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