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聊城市:志愿服务为民众生活“描上色彩”

  襄义举德润城乡,扮靓城市文明风景;将文化经典传诵民众间,带领群众参与多彩活动;他们用志愿服务做画笔,掀起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热潮,为民众的生活描上色彩。

  自2014年10月成立以来,聊城市茌平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志愿者服务队积极行动、主动服务群众,详细了解民众的生活需求和精神需求。随着时间的推移,在茌平区委宣传部的组织引领下,志愿服务活动正逐步走向深入,关怀也从物质方面生发开来,延伸至方方面面,并在2017年,获得山东省最美志愿服务组织奖,其中,公益讲堂活动获得山东省最美志愿服务项目奖。

  传承优秀文化强劲精神力量

  古语有言:“泛爱众,而亲仁”。

  在茌平区“中华传统文化”公益讲堂,志愿者们将优秀的传统文化撒播下去。

  自2015年9月起,茌平区委宣传部联合文旅局、图书馆等单位开设了“中华传统文化”公益讲堂,以传统文化志愿者服务队为主要力量,通过每周三晚上定期举办公益国学讲座、经典诵读等方式,为打造茌平道德高地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

  专家义务授课、市民免费听讲,保持一周一期的活动频率,来自山东师范大学的刘示范教授以及聊城大学的宁登国教授等先后做客讲堂公益宣讲,来自县直部门的领导干部也作为志愿者登上讲台,传授《孔子与中国文化》、《大学》、《论语》、《诗经》等系列讲座。公益讲堂以其纯公益性质、高质量内容备受县内外广大市民的热捧。

  本职工作是钟点工的崔淑芬大姐,也是课堂里的一位“学生”。但在学习国学经典后,深受感动。“见贤思齐焉”,她主动要求成为志愿者中的一员。这是善意和书香的传递,这种美好的影响也将继续下去。

  全民共读经典丰富群众生活

  “正气内存,邪不可干”,这是朱广涛(化名)志愿生活的真实写照。朱广涛原是特殊学校的教师。他曾经做过两次大型手术,但却坚持志愿活动,连续5、6年来志愿倡导诵读活动,身体和精神也逐渐变好。

  如今,每周六早上7点,来人民广场集体诵读已成为茌平市民生活的一部分,读书学习、长养美德也成为茌平县城的一道靓丽的文明风景。目前,活动已累计举办140多场,登记在册的诵读市民达30000余人,近10万人次参与其中。

  自全民诵读自启动以来,越来越多的市民被大家的读书热情所感染,并纷纷加入到诵读队伍。小姜小朋友就是其中一员,才上三年级的他已经参加诵读活动两年,虽然家离茌平县人民广场足有五、六公里,但无论酷暑寒冬,他每年都是全勤,学习成绩也有显著提升。

  茌平区委宣传部在2016年6月18日,正式启动开展了该全民经典诵读活动,激活了全县干部群众“孝、诚、爱、仁”的传统文化基因,八万多干部群众感受到道德的力量,营造了崇德向善、德行天下的良好社会风尚。

  悉心合力帮扶共谋美好蓝图

  为确保公益活动扎实有效,坚持开展志愿服务道德实践。茌平区宣传部面向社会各界招募热心公益事业、愿意为传播传统文化贡献自己力量的热心市民,成立“茌平县弘扬传统文化志愿者服务队”。积极开展孝亲敬老、扶贫济困等志愿服务道德实践活动。

  “现在我们还会进行扶贫活动,暑假寒假都集体去看望。”茌平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吴欲晓说道。

  志愿者服务队将居民的精神需求和生活需求放在首位,深入贫困户家中,唠家常、问冷暖、听民声、解难题,给困境儿童、困境家庭送去慰问品和党的关怀。

  志愿者每人每年匿名向贫困家庭捐款1200元,为了保护贫困家庭的自尊,捐款直接打入贫困家庭的低保卡中。另外,志愿者们还会开展定期走访,积极与有关部门对接,了解对困境儿童帮扶的各种政策,争取相应的资助政策等。“现在,原先救助的贫困户都已脱贫,乡镇反馈不属于贫困户了!”吴欲晓笑着说。

  随着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入人心,优秀传统文化志愿者服务队阵容逐渐壮大,来自社会各行各业的干部群众、甚至是学生纷纷自愿加入到志愿者队伍,全区参与传统文化志愿者服务队的志愿者达1200多人次。他们积极融于新时代文明实践行动中,举办公益夏令营、周末公益小课堂、组织交通引导、开展生活帮扶、关爱留守儿童……

  一场场志愿服务活动频频开展,汇聚成强大的正能量,逐渐成为茌平文明城市创建的一张闪亮名片,以参加公益活动为荣正在茌平成为共识。

初审编辑:李润杰 姜晖

责任编辑:王琳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