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烟台市福山区:围坐农家小院 宣讲“XIN意”加倍

  “唱支山歌给党听,我把党来比母亲;母亲只生了我的身,党的光辉照我心……”9月1日上午,秋日阳光正盛,福山区高疃镇渡口村村民正围坐在小院长凳之上,认真聆听该区百姓宣讲团成员唐美荣饱含深情的吕剧曲目《唱支山歌给党听》。在阵阵悠扬的旋律、娓娓道来的宣讲中,小院内风吹竹林声阵阵,抹去了秋意最后一丝燥热,将党的创新理论如画卷般在村民朋友们眼前铺陈开来。

  此次宣讲共有来自党校、医保、医院、戏剧家协会等各行业领域宣讲团成员参加,分别带来理论宣讲《弘扬伟大建党精神 凝聚新时代精神力量》、故事宣讲《新时代的格桑花》、歌曲《最亲的人》、吕剧《唱支山歌给党听》以及医保政策解读等内容。宣讲员伴着秋风朗朗述说,村民和着秋阳听得津津有味——因革命烈士伍若兰壮烈牺牲而眉头紧锁,因援藏医护建功边疆而倍感自豪,在医保政策宣讲时认真询问,在歌曲演唱中抚掌低和……在活动最后,宣讲团成员还和大家一起学习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的部分内容。在谈到“努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内容时,宣讲团成员姜军以村民身边的汽车、手机等为例,将理论性较强的内容简单化、通俗化,生动形象地向村民讲解什么是“卡脖子”技术,“科技自立自强”体现在哪些方面。“这样的宣讲方式像在唠家常,很符合我们的要求,希望这样丰富多彩的宣讲活动再多搞几场!”村民在宣讲活动结束后意犹未尽地说道。

  这场既有新意又有心意的农家小院“围坐”宣讲只是福山区“送”宣讲到田间地头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为叫响“声动福山”宣讲品牌,持续推进宣讲工作更接地气、冒热气、聚人气,福山区建立“理论宣讲人才库”,精选理论素养高、宣讲能力强的基层宣讲骨干组成“8支宣讲队伍”,并根据受众群体的不同需求,点单派送、分头送讲。宣讲团成员根据“派单”深入基层,结合传统曲目、文艺作品、身边人身边事等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利用“红马甲”“大喇叭”“小板凳”等围坐到百姓身边,“零距离”、面对面、心贴心地送去党的理论知识,送去“惠民政策大礼包”,让宣讲更贴近百姓的日常生活。

  秋节至,夺炎热。如今,趁天朗气清搬着马扎板凳,结伴到大树下、小院里、田埂上听宣讲,已然成了福山区群众生活的“新风尚”,在青山绿水的掩映下,宣讲声音更加清亮致远。接下来,福山区将继续探索“理论沾泥味 宣讲润民心”的宣讲模式,使“讲道理”“话家常”有机融合,因地制宜把“固定讲台”变为“流动课堂”,大力发掘、培养百姓中的“草根讲师”,把“农家院子”变成“学习园地”,把“普通话”翻译成“地方话”,将“理论观点”转换成“朴实道理”,将“新意”与“心意”十足的宣讲传递到千家万户,让理论宣讲“对味”“入味”,更有“人情味”,让新思想在基层掷地有声、落地生根。



初审编辑:李润杰 姜晖

责任编辑:吴杭霏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