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济宁市:坚持理论惠民 倾情服务百姓

  济宁市按照中央和省委关于改进创新基层宣传工作的要求,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贴近群众,大力实施理论惠民工程,扎实开展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宣讲活动基层行暨“五讲六进·百姓宣讲”志愿服务活动,着力打响济宁市百姓宣讲和理论志愿服务工作品牌,全力打造山东“宣讲时间”品牌济宁样板,推动理论服务群众常态化、机制化。

  百姓走上宣讲台 服务群众更“近”了 

  组织开展面向基层的百姓宣讲志愿服务活动,是对专家讲理论的有机结合和有益补充,既需要专家队伍把理论讲准、讲深、讲透,也需要百姓把身边故事讲新、讲活、讲实。济宁市、县两级先后印发《“五讲六进·百姓宣讲”志愿服务活动实施方案》,统筹整合现有基层宣讲资源,构建市、县、镇街、村居四级联动格局,既让百姓讲,鼓励老百姓走上宣讲舞台,让百姓自己成为宣讲的主角;又要讲百姓,讲述发生在老百姓身边的美好生活故事,打通基层宣讲的“最后一公里”。此外,为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济宁市广泛吸纳各行各业的成功人士、道德英模、致富能手、百姓名嘴、民间艺人等人才,在每个乡镇、街道组建成一支百姓宣讲队伍,通过理论阐释、政策解读、故事讲述、文艺表演、视频展示等形式,深入基层一线讲理论、讲政策、讲道德、讲文化、讲法治,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进农村、进社区、进机关、进企业、进校园、进网络(简称“五讲六进”),推动了党的创新理论和惠民政策在基层一线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拉近了服务群众的距离。截至目前,全市共组建宣讲服务队149支、共有宣讲员1700余名,形成了一支规模宏大、覆盖面广、“群众身边不走”的宣讲“集团军”。 

  创新创造理论惠民新模式 宣讲效果更“实”了 

  自宣讲活动开展以来,济宁各县市区、功能区积极探索理论惠民宣讲的常态长效工作机制,既规定动作、统一主题,又结合实际灵活安排,深入挖掘本地历史文化资源、充分展示地方特色文化,着力在宣讲内容、宣讲形式、宣讲语言上求真求新求变,不断增强理论宣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让居民百姓传得住乡音、留得住乡情、记得住乡愁,让宣讲效果更加贴近百姓、贴近实际。 

  宣讲内容求“真”,更加真实感人。“五讲六进”百姓宣讲员的宣讲内容,都是发生在老百姓身边的真实故事,是普通群众亲历、亲闻、亲为的生动鲜活故事,既真实、典型,又富有教育意义。金乡县人民医院援鄂护士长寻庆美的一堂激动人心、感人肺腑的抗击疫情宣讲报告——《援鄂的故事》,从多个层面讲述了来自五湖四海的“白衣天使”们驰援武汉参加抗疫救治的点点滴滴。百姓宣讲员们通过讲述这些具有代表意义的真实故事,弘扬真善美、传播正能量,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用健康向上、催人奋进的精神力量浸润百姓。 

  宣讲方式求“新”,更加丰富新颖。宣讲服务队根据不同的宣讲对象和宣讲主题,灵活采取不同的宣讲方式,变“灌输式”为“互动式”、“概念化”为“形象化”、“理论化”为“通俗化”。梁山县成立了“云平台宣讲团”,群众只要点击“济宁文明实践”APP,云平台就会根据群众需求安排对口宣讲,实现了“点单——派单”宣讲新方式。此外,为保证宣讲的“专业性”,济宁市围绕群众想听、想看、想要的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移风易俗、脱贫攻坚等话题,对全县所有“宣讲团”成员进行业务培训,推出了戏曲《嫁闺女》《选女婿》《劝孝》以及乐器演奏《五中全会精神暖万家》、情景剧《婆婆也是妈》等一批接地气、聚人气的节目,让“大道理”蕴含在悠扬唱腔中,深受群众好评。 

  宣讲语言求“变”,更加通俗易懂。百姓宣讲员坚持用“大白话”讲清大道理,用群众的语言讲好群众的故事,注重运用方言、“俗语”、典故等语言形式,把群众感兴趣、与他们切身相关的内容口语化,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宣讲出来。汶上县次邱镇乡土讲师团团长高文忠,是一位72岁的退休老教师,多年来他一直致力于党的理论政策宣讲,坚持用讲故事的方式向村民们解释党的理论政策。无论是在镇村的文化广场、文化大院、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还是田间地头,只要有他们讲师团在的地方,一定都围满了村民。 

  着力打造特色亮点新品牌 受众参与更“广”了 

  推进理论宣讲大众化、通俗化,品牌效应不可或缺,只有打造更多接地气、聚人气、扬正气的宣讲品牌,基层百姓才会乐在其中、乐于接受。济宁各县市区、功能区致力于创新打造本土化、特色化宣讲品牌,注重概括提炼,不断总结提升,涌现出一支支各具特色的理论宣讲“轻骑兵”,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群众自觉自愿地参与到宣讲活动中来。 

  突出全会精神宣讲主题。为将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宣讲活动与“五讲六进·百姓宣讲”志愿服务活动深入结合、融为一体,济宁市、县、镇街各级分别组建成立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宣讲团,宣讲员们从全会精神的“大处”着眼,从百姓密切关注的“小处”着手,讲理论、谈发展,拉家常、倡新风,接地气、贴民心,让人民群众从故事中听、案例中想、数字中读、人物中见,努力把全会精神讲深讲透讲实。济宁市妇女联合会巾帼宣讲团精心打造“舞前微课堂”,利用全市各村妇女广场舞队伍“舞前十分钟”的时间,把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优秀妇女励志故事、妇女创业政策、健康知识等内容,录制成快板、音配乐等音频,将宣传阵地搬到妇女微家、街坊邻里、农家小院、文化舞台,让妇女群众有共鸣、听得进、易接受。 

  借力网络媒体拓宽渠道。济宁市坚持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灵活采取“面对面”“键对键”“屏对屏”的方式,打造立体宣传宣讲矩阵,依托中宣部“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和县级融媒体中心,开展大众理论“微”宣讲,把理论大餐送到群众掌上指尖,努力实现宣讲资源效益最大化。邹城市首次利用“央视新闻+”“新华社·现场云”、邹鲁融媒直播间等全省137家融媒体,联动直播“中国梦·新时代·话小康”宣讲大赛活动,群众可以在直播间互动交流,进一步提升了受众面,提高了大众参与度。截至目前,济宁市宣讲活动稿件已被中宣部“学习强国”学习平台累计采用99篇。 

  提炼源自本土特色品牌。济宁市在开展宣讲活动的同时,坚持边实践、边探索、边总结的原则,保证宣讲形式既“春风化雨,又润物有声”。各镇街深入挖掘、创新培育了一大批主题鲜明、形式新颖、群众喜爱的宣讲活动品牌,传递了新思想,凝聚了正能量,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形成了百姓宣讲活动亮点频闪、全面开花的工作局面。如任城区的“理响仙营”“唱讲李营”“社区大学”“小板凳红色宣讲团”,汶上县的“乡土讲师团”“舞前十分钟百姓话场”,金乡县的“王杰精神志愿服务队”,嘉祥县的“平安周例会”“法律夜市”,鱼台县的“稻花香”“润物有声”新时代百姓宣讲,微山县的“湖上宣讲船”“端鼓腔宣讲团”,泗水县的“乡村儒学讲师志愿服务队”等基层理论宣讲品牌,已经成为面向基层群众的最前沿宣传阵地,被广大百姓普遍接受,真正做到了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济宁日报记者 刘传伏)

  原链接:济宁市:坚持理论惠民 倾情服务百姓

初审编辑:李润杰 姜晖

责任编辑:吴凡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