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9024540号 鲁公网安备 37010202000111号
技术支持: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
今年以来,潍坊市高新区新城街道坚持“强载体、强队伍、强形式”的理论宣讲工作思路,坚持在基层一线彰显使命担当,用群众话讲“家国事”,打通了一条走到群众身边的大众化“红色通道”,推动基层理论宣讲既“有高度”又“接地气”,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丰富载体
“小阵地”搭建“大舞台”
街道党工委强化组织领导,加强理论宣讲工作的指导和协调,充分挖掘爱国教育基地等红色资源,利用文化长廊、主题广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理论宣讲阵地,借助“线上”“线下”多种平台,采取灵活生动的方式,总结、提炼、推广理论学习中的好做法、好经验、好成效,努力营造浓厚宣讲学习氛围。
各宣讲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从群众最关心的事情讲起,结合环境整治、疫情防控和孝老爱亲、邻里互助等群众身边事例进行生动宣讲,将党的理论政策送到群众身边,讲到百姓心里,23个分布在辖区各处的“小讲台”搭建起理论宣讲的“大舞台”,把“微党课”开到了老百姓家门口。
组建队伍
“身边人”讲述“身边事”
招募遴选政治素质好、理论水平高、宣讲能力强的街道、社区党员干部、辖区道德模范、“高新好人”等组建特色理论宣讲志愿服务队,定期到社区、企业、学校等地开展宣讲活动。
为不断提升宣讲队伍的理论水平和党性修养,街道组织召开培训会、交流座谈会,发放《百年初心成大道——党史学习教育案例选编》等,为宣讲员“补钙”“充电”。宣讲员深入基层,收集、挖掘、提炼群众身边的典型事迹,用“小环境”解说“大形势”,用“身边事”解读“好政策”,用“小故事”阐明“大道理”,将党的理论政策“滴灌”到群众心田里,真正让理论宣讲“有新气”“接地气”“攒人气”。
创新形式
打通理论宣讲“最后一公里”
新城街道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根据不同受众群体采用不同的宣讲方式,突出针对性,讲究实效性。针对老年群体,通过相声、小品、京剧等方式,让党课以舞台艺术的形式呈现;针对在校学生群体,邀请老红军、老战士、退役军人等开展“追寻红色足迹 传承革命精神”宣讲进校园和“红色故事阅读分享会”等,激励他们敢于克服困难,珍惜幸福生活;针对辖区企业职工,充分利用“下班一小时”“周末两小时”,见缝插针开设“职工微党课”;针对高龄党员、行动不便党员等特殊群体,上门开展“微宣讲”,精细化、面对面服务,让理论宣讲更接地气、暖民心。
此外,街道党工委定期组织辖区党员干部赴潍坊市党史教育馆、潍坊市廉政教育馆、临朐淌水崖水库等党性教育基地,实地、实物、实景开展现场理论宣讲活动,让党员干部身临其境地感受先辈先烈们坚如磐石的政治品格和理想信念。
下一步,新城街道将紧密结合自身特点,深化特色品牌创建,充分挖掘辖区红色文化和党史教育资源,继续发挥“杏林夜话”、老兵书画院、社区书屋、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阵地作用,推动理论宣讲走深走实,共同凝聚奋斗新时代、奋进新征程的磅礴力量,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初审编辑:李润杰 姜晖
责任编辑:吴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