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理论宣讲 | 常颖:以农村产业融合 助推乡村振兴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重要内容之一。2018年,总书记参加山东代表团审议时指出,推动乡村产业振兴,要紧紧围绕发展现代农业,围绕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构建乡村产业体系,实现产业兴旺。

  殷殷嘱托,乘势而上。两年来,山东省不断创新奋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之路越拓越宽,“三生三美”的画卷正在徐徐展开。今天,我们重温总书记讲话,进一步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理论指导的底气与信心。

  一、乡村产业振兴依靠农村产业融合

  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全方位明确“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20字总要求。总书记指出,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

  发展什么样的农业有利于产业兴旺?这是乡村振兴首先需要回答的问题。这张图片,表明了近40年来我国产业结构变动情况。在现代化进程中,二、三产业比重不断上升,一产业比重逐渐下降,这是客观规律。无论工业化、城镇化进展到哪一步,农业都会存在,乡村也不会消亡,城乡将长期共生并存,这也是客观规律。依靠占GDP7%的农业,乡村产业兴旺目标很难实现。想要破解乡村产业兴旺难题,必须创新思路,借助二、三产业的先进优势,提升农业层次,拓展农业多样性功能,实现农村产业融合发展。

  二、农村产业融合推动乡村振兴的优势

  农村产业融合,使农业不再是提供农产品的单一产业,而是融合了社会、生态、文化等多种功能的多样化产业,改变了“老把式”们闷头种地的传统。用一部手机就可以浇水、施肥,实时监控庄稼长势,让农业插上“智慧”的翅膀,让乡村找到价值发挥的路径,让农民感受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喜悦。

  总书记在济南三涧溪村考察时强调,“农业农村工作,说一千,道一万,增加农民收入是关键。”农村产业融合,让外出打工的青壮年在家门口就可以实现致富奔小康,更吸引了城市中的人才和资本,在希望的田野上创新创业,让农村恢复了生机与活力。最为关键是,农村产业融合始终以农民为主体,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在推进农村产业融合进程中,通过探索乡村振兴合伙人制,实现了村民共同富裕。

  以前,村民们的收入只靠一些土地流转费用,人均年收入还不到5000元。现在,三涧溪村用合伙人制打造了物流、商贸、美食街、旅游、民宿等多个合作社,让农民主动参与进来、融入进来,不仅成为打工者,更要成为产业融合链条上的投资者、参与者、利益共享者。村民们搭上“致富小火车”,人均年收入达到2.6万元。收入增加了,村民的居住环境也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村里建了足球场、灯光篮球场等多个小广场。用村民们的话说,“现在,每一天都像过年似的,每一个人的面孔都是笑呵呵的。”三涧溪村用实践将一幅乡村振兴美好蓝图变为了现实。

  “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乡村是中华民族不可动摇的根基。城乡融合发展、共生发展的乡村振兴之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之路,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此为山东省理论宣讲比赛获奖稿件;作者:常颖  山东省百姓宣讲团成员  济南市委党校经济管理教研部副教授)

初审编辑:李润杰 姜晖

责任编辑:吴凡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