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问政山东》栏目开播三周年——打造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的融媒载体

  □记者 刘一颖 报道

  本报济南3月3日讯 今晚8点15分,《问政山东》栏目完成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第四场回头看直播,此前节目反映的问题全部整改完成。至此,对全省27个国家级功能区的问政画上句号。
  2019年3月3日,以新闻舆论公开监督为特色的省级大型融媒问政访谈栏目《问政山东》在山东广播电视台公共频道开播。三年间,栏目推动解决了一批改革发展中的难点、堵点、痛点问题,并有力倒逼干部作风改变。截至目前,栏目完成直播131期,全省16市政府、39个省直和中央驻鲁单位、27个国家级功能区接受了问政。在精准发现问题的同时,栏目通过强化“督媒联动”工作机制,确保发现的每一个问题都整改见效。据了解,各部门从检视整改问题出发,累计出台760多份长期见效的通知、措施、意见。
  聚焦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栏目始终紧紧围绕群众关心关切的问题深入调查,一问到底。三年间,栏目在电视直播中反映并推动解决了1910多项具体问题,涉及道路出行问题76件,教育问题58件,医疗养老问题47个,食品药品安全问题36项,还包括6个村庄4700多户居民的吃水问题,50多条河道的污染治理问题等。在网络问政平台累计受理并推动解决了58200多件具体问题。去年4月,在网络问政平台推出“我为群众办实事”专栏,督促各级各部门重视民生诉求,提升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安全感、获得感。
  为体现问计于民的特色,栏目不断强化群众的参与性。第4期节目,增设当事人现场问政环节。第17期节目,增加电话问政板块。今年年初,创新启动“群众会场”,在相关问题所在的村居、社区设置分会场,邀请群众直接向政府负责人提问,实现场内场外互动。
  栏目直面问题、动真碰硬、辣味十足。编导记者深入基层调查,发现真问题。问政直播时,栏目主持人直奔主题,动真碰硬,用打断、追问、现场连线等方式,促使相关部门负责人直面问题,亮明态度。
  坚持智慧问政。每期节目有两位省人大代表、两位省政协委员参加,与群众、媒体代表组成问政代表团,对被问政官员的回答作出满意或不满意的评价,并对解决问题发表意见。除省内专家以观察员身份参与问政外,节目还邀请中央党校、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北京大学等单位学者专家来到现场,为山东发展建言献策。         

初审编辑:李润杰 姜晖

责任编辑:王琳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