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刘家义在2018中国(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暨第五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上的致辞

2018中国(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暨第五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上的致辞 

  (2018年9月26日)

  刘家义 

  尊敬的张春贤副委员长,

  尊敬的许嘉璐主席、陈至立会长,

  尊敬的王超副部长、孙尧副部长、李群副部长,

  尊敬的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两天前的中秋佳节,是中华民族象征团圆美满的传统节日。中国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在这里举办了中秋晚会,华夏儿女“共邀一轮千秋月”,尼山成为“天涯共此时”的精神寄托。今天,我们相聚尼山,相会于2018中国(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暨第五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进行世界文明对话与交流。在此,我代表中共山东省委、山东省人民政府,对节会的开幕表示热烈祝贺,向各位朋友表示诚挚欢迎!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儒家思想对中华文明产生了深刻影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每个国家和民族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不同,其发展道路必然有着自己的特色。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就是为了促进不同文明的交流交融、不同文化的互学互鉴。本届文化节和论坛的主题是“用儒家文化讲好中国故事”“文明的相融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我们相信,这次盛会将为世界文明交流创造更多精彩,谱写新时代绚丽华章。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两千多年前,在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等西方思想巨星出现的同一个时代,在世界的东方、中国的山东,孔子诞生于钟灵毓秀的尼山。从此,这座山与一位深刻影响人类的伟大思想家、教育家紧紧连在一起,成为一种文化的隽永象征、一座思想的巍峨殿堂。中国古代杰出历史学家司马迁曾赞叹,“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尼山奇不过三山,高不过五岳,何以令人仰止——

  尼山,一座震古烁今的文明之山。山东素有礼义之邦、圣人之乡的美誉。春秋战国时期,这里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盛大气象,开创了中国思想史上第一个“黄金时代”。孔子、孟子、墨子、管子、孙子,圣贤诸子辈出;书圣、算圣、医圣、农圣、工圣,名家智者云集。尼山作为孔子的化身,成为耸立在人类文化群山中的一座高峰。历史文脉绵延不绝,文化薪火代代相传。今天的齐鲁大地,儒家文化、齐文化、运河文化、海洋文化、红色文化交相辉映,为山东文化创新创造积蓄了巨大潜能。

  尼山,一座弥高弥新的思想之山。这里是儒家思想的源头,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根脉。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理念,成为中华传统美德、民族精神的核心要素。两千多年来,儒家思想与时迁移,应物变化,历久弥新,生生不已。她同中华其他优秀思想文化一道,汇聚成奔腾不息的文化长河,使中华文明延续至今从未中断,成为人类文明史上的奇迹。

  尼山,一座栖息心灵的精神之山。儒家思想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家国情怀。在广袤的中华大地,随处可以感受尼山儒风的浸润。“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道德观念;“为政以德”“民惟邦本”的政治思想;“三省吾身”“见贤思齐”的修身原则;“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创新理念,深刻塑造着中国人的心性品格,濡染着华夏儿女的生命底色,使这里成为中华民族的共有精神家园。

  尼山,一座弦歌不辍的教化之山。孔子杏坛设教,删定六经,传道授业解惑,化育弟子三千,开创了平民教育先河。儒家“修身立德”“化民成俗”的教育目标,“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学而不厌”“不耻下问”的求知态度,奠定了中国教育的基石,对中华文明赓续传承发挥着重要作用。

  尼山,一座光耀四海的智慧之山。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中国古代文明曾经极大推动了世界文明进程,甚至改变了西方人的生活方式。在人类文明的星河中,尼山犹如一颗璀璨星辰,穿越时空,悬照古今,播洒着东方智慧的灵光。早在欧洲启蒙时代,儒家思想就曾影响了莱布尼茨、伏尔泰等一大批西方思想家。今天,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理念,已被确立为全球伦理基石。儒家思想不仅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结晶,也是人类文明的共有财富。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在这个信息文明时代,人类同住一个地球村,生活在希望的田野上。不同文明的交流越来越深入广泛,把人类命运紧紧连在一起。任何文明都不能孤立存在,不同文明不能相互冲突与征服,只能靠对话与交流,才能融合共生。5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主张不同国家、不同民族风雨同舟、休戚与共。这不仅需要运用人类今天的智慧和力量,而且需要汲取历史积蓄的智慧和力量。让我们站在儒家思想的源头,一起探寻中华文明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尼山启示”。

  ——“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儒家思想把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看成统一的生命体,主张仁者爱人,把亲亲之爱推及人类之爱,进而旁通万物之爱。这种“天人一体”的哲学思维、系统观念、整体思想,对解决今天人类面临的许多难题,例如困扰全球的生态环境等问题,有着十分重要的启示。春秋时期“断罟匡君”的故事,就发生在尼山附近。鲁宣公夏季去捕鱼,大夫里革把渔网割断,规劝他不要在鱼类繁殖期大肆捕鱼。这个古老的故事表明,人类必须尊重自然规律,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保护自然环境,就是保护我们自己。

  ——“协和万邦”的治理观。儒家倡导天下为公,四海一家。明代后期,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在中国生活了近30年,他曾写道,我仔细研究了中国长达四千多年的历史,从未见到他们扩张国界、对外征服的记载。这从一个侧面印证了,追求和平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鲜明特色。今天,中国倡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是对“协和万邦”理念的时代演绎。山东顺应大势、主动融入,已与200多个国家、地区开展经贸往来和人文交流。历史和现实启示我们,和平发展是人类社会的永恒主题,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世界各国携手前行的必然趋势。

  ——“和而不同”的价值观。古人说,“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不同的佐料才能烹饪,不同的颜色才能作画,不同的音符才能谱曲。在15.8万平方公里的齐鲁大地上,山川旖旎,岱青海蓝,泰山、三孔、大运河、齐长城等文化遗产异彩纷呈,正是地理风物和文化资源的多样性,才赋予了山东多姿多彩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一个地方如此,一个国家如此,人类社会也是如此。不同文明相融相生,人类文明的大花园才能姹紫嫣红。“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才是人类文明繁荣发展之道。

  ——“推己及人”的伦理观。儒家推崇“忠恕之道”,将心比心,这是中华先人总结出的人际交往、行为处世的黄金准则。古代圣王大禹,有着“人溺如己溺”的仁者境界,治理洪水“三过家门而不入”,是推己及人的典范。战国时期,有个叫白圭的人夸口,自己治水会比大禹更好,把洪水泄到邻国就行了。孟子批评他,以邻为壑,非仁者所为。如果不同国家、民族、文化、宗教之间,都能奉行“推己及人”的原则,世界将会变成美好人间。人类文明的航船,需要扬起“立己达人”的风帆,冲破“自我中心”的坚冰,驶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想彼岸。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山东是孔子故乡,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在世界文明交流交融的时代大潮中,我们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坚定的文化自信,吸收借鉴人类文明优秀成果,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担当起时代赋予山东的文化使命,当好中国与世界文明对话交流的使者。

  山东担当文化使命,就是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上走在前列。我们对传统文化,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我们实施“儒学大家”计划, 

  积极推进创建孔子大学,打造具有全球引领力的儒学研究中心。围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们率先在基础教育阶段,全面推动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进课堂;推进美德山东、文明山东、诚信山东建设,让传统美德融入现代生活,让齐鲁大地呈现“郁郁乎文哉”的美好气象。

  山东当好文化使者,就是在推进中国与世界文明交流中勇立潮头。不拒众流,方为江海。我们将以开放的姿态、包容的胸怀,吸收不同文明的有益成分,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具有当代价值的优秀文化“引进来”,从中获得丰富营养。我们将积极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为“中国智慧”贡献“山东力量”,让世界认识山东、了解中国,让不同肤色、不同语言、不同信仰的朋友领略中华文明的魅力。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因互鉴而丰富。文明的差异通过交流对话才能实现融合,只要秉持包容精神,推进平等交流,就可以实现文明和谐。“东风好作阳和使,逢草逢花报发生”。让我们从尼山起航,寻求文明共识的最大公约数,画出文化认同的更大同心圆。我们期待,大家心手相连,演绎出更加精彩的“尼山故事”——这个故事是中华文化为人类文明增光添彩的故事,是多样文明共同繁荣进步的故事,是世界人民携手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故事。

  祝中国国际孔子文化节和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初审编辑:李润杰 姜晖

责任编辑:张瑞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