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齐鲁文化IP融入美好生活

  本报记者 段婷婷 刘英 唐晓宁

  琳琅满目的商品、精彩绝伦的演出、摩肩接踵的人群、熙熙攘攘的叫卖询价……10月11日,山东省“秋季黄河大集”在济南市历城区华山历史文化湿地公园启动,山东手造、非遗技艺、特色农产品等一并亮相,“烟火气”邂逅文化味儿,乡土气中又不乏精致范儿。

  在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桥氏木作技艺”第四代传承人乔一兵的摊位上,一款鹊华秋色鲁班枕文创套装吸引了众人的目光。“鲁班枕最大的特点,是通过凿和锯在一块长方形木料上掏制而来,不用一钉一铆就能将木料制作成多层结构的立体物品。”乔一兵介绍,这款文创套装以元代画家赵孟頫的名画《鹊华秋色图》为主题,配有两个分别印有华山和鹊山的杯子,突出济南的文化符号。套装里的鲁班枕木作,既可以放毛笔,也可以作为手机支架和置物架,折叠携带非常方便。

  除了《鹊华秋色图》,济南名士文化也已成为热门文创IP,记者在本次“秋季黄河大集”启动仪式现场看到了很多带有名士李清照元素的文创产品。

  一个个文化IP,不仅伴随着手造、非遗、文创等产品“飞入寻常百姓家”,还走出了国门、走向了世界。

  在涵作雲扎染技艺的展位上,一条条色彩明丽的丝巾引来市民围观。“我们使用板蓝根、红花等天然植物及矿物质染料,配上济南特有的泉水做成的染料,用扎染技艺制作成服装、家居用品等。”涵作雲扎染工作室助理卢莹介绍,这些产品被出口到东南亚、美国、英国、法国、加拿大等国家和地区。

  与真丝产品的华丽不同,济南东泰兴工艺品有限公司的各类草柳编制品,以其古朴的韵味吸引着大家的目光。“我们用临沂的齐柳,通过传统手工技艺,编制成工艺品和生活用品。”公司总经理潘东升介绍,公司先后和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客户建立了业务往来,预计今年的销售额将达到300万美元。

  秋季黄河大集,自然少不了丰收的色彩。多彩水果小番茄、黄澄澄的金耳、火红的火龙果、绿油油的猕猴桃……与以前不同,如今农产品也有了属于自己的IP。“沃小番”就是山东夏之秋果蔬有限公司打造的高端番茄品牌。多彩水果小番茄10元一小盒,仍供不应求。主推菌菇种植的清荷农业,专注历城草莓种植的馥羽、莓妃,主打豆制品的冠珍轩……融合着地域文化和特色的农业IP正活跃起来,助力百姓走进更加富裕的美好生活。

  

初审编辑:李润杰 姜晖

责任编辑:吴杭霏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