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9024540号 鲁公网安备 37010202000111号
技术支持: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
深秋时节,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高村镇慈口观村迎来一年中最美的景致——石头房改建的民宿院落沐浴着暖阳,金黄色落叶铺满石板路,路边的柿子树枝头挂满“小灯笼”……游客三五结伴漫步、赏景,沉浸式感受乡村的生态之美和古朴之韵。
近年来,文登区深挖乡村优势资源,落实“齐鲁乡艺”乡村旅游提升行动,以艺术方式重塑乡村生态,深挖文化、产业资源,培育了慈口观村等多个“艺术乡建”典型乡村,激活乡村振兴内生动力。
慈口观村如今的青瓦石墙、鸟鸣山幽,正是得益于将艺术景观设计和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全面实施综合环境整治和旅游场景焕新行动。近年来,该村坚持生态底色,提升基础设施,对山边、河边等村内零散地块进行整修绿化,构建背山面水、四季花开的乡村文旅环境,同时利用特色民房、温泉资源及周边5000亩山林农田,打造集民宿、休闲、旅游、采摘等于一体的原生态院落式田园综合体,形成一批艺术融合乡村休闲业态。
界石镇六度寺村位于昆嵛山南麓,同样拥有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村内松蔓叠翠、山水环绕,森林覆盖率达80%。该村在保护生态的基础上合理转化优势资源,通过修复老建筑、完善配套服务设施、培育种植产业等,推动乡村绿色发展,形成了以写生、露营等为特色的生态休闲旅游目的地。
“2017年,我第一次来这里就被村庄的绿水青山吸引。后来,我们租下一套老房子,修缮改造建成了樱红石语写生基地。”入驻六度寺村的油画家毕可锦介绍,基地目前拥有70多间客房,建有200平方米的室内艺术交流空间,设置了8处写生观景台,既吸引画家来此写生、办展,也成为研学、自驾游客领略自然美景、体验乡村生活的热门打卡地。
文登区对乡村文化IP的活化利用,也有效推动了当地旅游场景的重构与升级。
六度寺村拥有1400多年历史,该村依托“王母墙传说”“六度寺遗址”等特色IP,打造了禅意民宿、环湖步道等新场景。湖光山色与胶东乡韵在此交融,形成独具魅力的旅游体验,吸引游客纷至沓来。
大水泊镇瓦屋庄村则以打造“中国漫画村”为定位,走出了一条差异化发展之路。在毕为民、闫传明等艺术家的发起下,该村利用废旧粮仓和20间村民闲置房屋,建成威海首家乡村美术馆——毕克官美术馆,常年举办漫画大师、新锐青年艺术家漫画展览等。瓦屋庄村还建设了邵象英漫画馆,打造漫画主题民宿,开展漫画培训、青少年研学体验等多元活动,以文化创意创新为乡村振兴赋能。“随着‘新村民’入住,老村落实现了大变样。”毕克官美术馆馆长闫传明说。据悉,该村陆续举办了亚洲漫画艺术节、亚洲青年漫画家论坛等活动,年均吸引团队游客1.5万余人次。
在文登区,生态、艺术等资源的融合,传统文化与现代元素的互动,带来了乡村产业蝶变,让老百姓收获了看得见的实惠。
在慈口观村的温泉民宿,游客可选购“鲁绣+温泉”特色体验套餐,在享受温泉康养的同时制作鲁绣香包等。慈口观村邀请山东省工艺美术大师、鲁绣传承人田世科定期开展技艺展示、培训等活动,为游客提供沉浸式体验非遗的机会,也带动村民学习技能,实现增收致富。据介绍,该村年均接待游客12万人次,民宿最高入住率超95%,鲁绣文创产品年销售额逾50万元。
六度寺村延展“写生打卡地”等产业链条,挖掘昆嵛山革命故事,打造红色研学线路,依托民宿、农家乐等销售特色农产品,以多元产业模式撬动集体经济与村民收入双增长。以艺术写生为引,该村年接待游客逾10万人次。村民通过民宿经营、农产品展销等,实现户均年增收15万元。(记者 孙丛丛)

学生在瓦屋庄村研学写生 文登区文化和旅游局供图

文登区高村镇慈口观村 文登区文化和旅游局供图
初审编辑:陶云江 窦永浩
责任编辑:李润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