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友城交流互促发展 绿色低碳共话未来

  □ 记者 张春宇 杨帆

  9月25日,2023世界友城论坛暨友好省州领导人大会开幕,举办了友好省州城乡建设绿色低碳发展论坛、中国(山东)—马来西亚大学校长对话会、世界友城论坛圆桌对话等分场活动,与会中外嘉宾基于不同领域的经验与见解展开深入交流。

  城乡建设——助力实施“双碳”重大战略

  在友好省州城乡建设绿色低碳发展论坛上,来自友好省州住房城乡建设部门的负责人及行业代表聚焦“推动城乡建设绿色发展,助力实施‘双碳’重大战略”主题,分享成功经验,展望未来发展。

  “相比多年前来山东,如今我在山东看到了众多崭新的建筑,以及众多的能源利用方式。”德国巴伐利亚州政府驻欧盟代表处代表,巴伐利亚州住房、建设和交通部事务代表马睿说:“中国人常说‘和谐’,我认为,如今的智慧社区也应当从中汲取智慧,来处理不同需求之间的矛盾。”马睿认为,对满足不同需求的住房,要建设不同的绿色基础设施,同时还要配有整体配套社区解决方案,包括建筑绿化方案、居民减碳生活激励机制等。

  奥地利上奥州投促局副局长、集群办公室主任克里斯蒂安·阿尔特曼强调了可持续的、生态化建筑的必要性,“我们追求的目标,是工厂和建筑要使用更多新能源,尽量减少排放,而可持续和生态化的建筑能够在节能减排的同时优化成本。因此,我们也在生产以此为目标的高质量板材。为了让这类板材能够更好地服务国际市场,适应当地气候条件、深化社会和行业相关者之间的交流不可或缺,这更需要加强各方的合作。”

  罗马尼亚克卢日省总建筑师萨兰什·克劳迪乌大胆展望未来,从罗马尼亚传统“就地取材”的古老建筑模式谈起,认为应用当代绿色能源概念的新建筑可以从中获取灵感。“我们可以利用新的建筑材料工艺与技术,开发出一个将当地材料与3D打印机相结合的建筑系统,从而大大减少建筑对地球的影响,降低碳排放,我希望能有更多同行业专家进一步研究和创新与之相关的建筑技术。”萨兰什·克劳迪乌说。

  校长对话——推动中马教育交流

  在中国(山东)—马来西亚大学校长对话会上,多所马来西亚大学校长与山东省高校开展对接交流、签署合作协议,不断深化推动山东省与马来西亚在教育领域的交流合作。

  马来西亚驻华大使馆教育参赞穆罕默德·沙勒胡丁介绍,目前,有近4万名中国学生在马来西亚学习,在马来西亚留学生人群中占比最高,而其中,又是山东人占比最多。“‘一带一路’倡议为中马两国未来高等教育和人才培养的发展提供了巨大帮助,并促进了多方合作格局的形成。”穆罕默德·沙勒胡丁建议,未来,中马双方可以通过增加学生交流活动、提供联合学位项目、增强各领域研究合作等方式,进一步加强双方在教育领域的协作,共同培养更高素质的人才。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我们诚挚邀请马来西亚高校的领导、同事访问山东理工大学,共商未来合作发展。”山东理工大学副校长丛海林介绍,山东理工大学已与33个国家的125所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本次与马来西亚玻璃市大学签订合作意向,双方有很好的合作交流的契合点。未来,我们希望在微电子工程、制造工程、机电工程、材料工程等领域开展教师交流、学生交流以及国际科研与合作,进一步增进双方了解,推动两校学科专业发展。”

  圆桌对话——共议绿色城市建设

  在世界友城论坛圆桌对话会上,与会嘉宾以“共绘绿色愿景,同创美好家园”为主题展开热烈讨论。

  “城市是人们居住的地方,也是需要创造和实施解决方案的地方。”巴西阿拉卡茹市市长埃德瓦尔多·诺盖拉·菲略在对话中分享了建设绿色低碳城市方面的经验和做法。“我们在工业和家庭中消耗的所有能源都来自水力、风能或太阳能发电厂。只有在水资源短缺的时候,才会使用石油产生的能量。”他介绍,到2024年4月,阿拉卡茹市的所有公共建筑都将使用太阳能,这将使支付的能源成本减少30%。

  马来西亚巴达旺市议会主席陈开强调了国际合作的重要性。“通过国际合作,我们可以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挑战,为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创造机会。”他说,巴达旺市议会将积极探讨与其他城市、国际组织和企业合作,学习其他城市的最佳实践。

  “伙伴关系将加深我们在经济、文化和教育等领域的联系,并为保护环境作出重大贡献。”吉尔吉斯斯坦卡拉科尔市市长钦吉兹-阿尔斯坦别科维奇-巴帕耶夫说,通过与枣庄市的合作交流,自己看到了建设绿色城市的乐观前景。“我们必须付诸实践,才能使城市真正变‘绿’。”他说,将进一步加强两个城市之间的联系,积极促进双方交流,加深相互理解,加强协作共建。

初审编辑:李润杰 姜晖

责任编辑:王琳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