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9024540号 鲁公网安备 37010202000111号
技术支持: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
8月27日,2025年第二次“中国好人榜”揭晓,济南市长清区孝里街道护林员张传林上榜,获评敬业奉献类好人。张传林是长清区“道德群星”中耀眼的一颗。
望远镜、对讲机、观测记录本,是张传林最亲密的“战友”。比这些更重要的,是他那双能读懂森林“语言”的眼睛。9月2日,获奖证书还带着墨香,58岁的张传林已经回到了他最熟悉的山林。清晨6点,他像过去23年的每一个早晨一样,踏着露水、迎着晨光,开始了新一天的巡山工作。“荣誉是鼓励,更是责任。”张传林说。
23年的守护,让张传林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整个大峰山的树木他都能叫上名字,还能根据树叶颜色的微妙变化准确识别病虫害树木。这些专业知识并非来自课本,而是日复一日的实践积累。如今,他正把这些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年轻护林员。
张传林的护林情缘始于家庭。他的父亲就是大峰山林场的老护林员。“护林员很苦,但责任更重大,干就得干好。”父亲的这句话,成了他一生坚守的信念。2002年,父亲去世后,张传林正式接过了守护青山的使命。在长清区国有大峰山林场最高的山顶上,一座50平方米的石屋,既是他的办公室,也是他23年来的第二个家。
在这里,他走了近22万公里山路,相当于绕地球5.5圈。“平均每天要走20多公里。”张传林说,“看着树木一天天长大,就像看着自己的孩子成长。”
23年来,在他管辖的林区,从未发生过一起盗伐案件和火灾事故。生态环境逐年改善,山林愈发茂密,野生动物频频现身。“这就是最大的回报。”他说,“当护林员是艰苦了些,但青山常在,一切都值得。”
张传林是长清区道德建设沃土中生长出的一棵“大树”。近年来,长清区持续构建“选得出、育得好、传得开”的道德典型培育体系,通过群众推荐、媒体发掘、组织遴选等方式,深入挖掘基层一线的感人故事。张传林正是从这样一套成熟机制中走出的典型代表。
在长清区,道德模范不断涌现。除了张传林,还有“雷锋精神的传承人”刘成德、“绿衣使者”顾业民、“带着妈妈去上班”的老师孙元金……他们来自不同行业,却以同样坚定的信念和温暖的行动,共同编织出最美的文明图景。
为让“好人效应”持续放大,长清区通过“线上+线下”融合传播,广泛宣传典型事迹;设立“道德模范墙”,组织宣讲团进机关、进企业、进校园;建立健全礼遇帮扶机制,让“德者有得,好人好报”成为社会共识。今年以来,长清区推荐入选“济南好人”7名,发放慈善救助基金2.4万元,有效激发了市民“学模范、做善事”的热情。(记者 姜斌 通讯员 张琪)
初审编辑:陶云江 窦永浩
责任编辑:李润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