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滨州学院:暑期支教志愿行 打造思政大课堂

  为助力乡村振兴事业发展,推动乡村“双减”政策落地,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滨州学院信息工程学院联合山东青年政治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组织64名学生党团干部骨干利用暑期在黄升镇实验学校、大高镇实验学校、沾化区第二实验学校开展了为期30天的支教活动。

  党建引领带团建,汇聚支教“青”动能

  以建强组织为基础,采用“校地联合、师生结合”的模式建立临时党团支部,成员涵盖辅导员、中小学教师、青年大学生党员,负责团队的思想引领、组织协调和服务指导,充分激发党团骨干在支教活动中的创新性和能动性;以学习贯彻党的方针政策为引领,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进班级,结合中小学生不同特点梳理课程体系,重点引导大中小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深刻感知新时代十年伟大成就;以红色文化为特色,发动各班级开展纪念抗美援朝战争胜利70周年合唱比赛,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

  多方协同共赋能,搭建支教“青”平台

  打造校校合作新体系,发挥“蓝色”滨院和“红色”山青各自特色,拓宽知识体系,让学生在文理交叉中寻找职业方向,做好人生规划。深化校地合作新模式,在完成暑期支教的基础上,突出实践育人长期合作关系,建立“滨院—山青”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配齐指导教师新团队,打造党总支、团总支、实践基地、辅导员等全员参与的社会实践指导教师团队,辅导员加强实践过程中的师生互动、校地对接,提高支教活动的组织性;实践基地针对社会实践教学内容提出意见建议,加强课堂教育和课外教育的协调联动,提高支教活动的导向性。

  双减增效携奋进,奉献支教“青”力量

  结合专业特色、乡村教育振兴等主题,开展“小神算塑造营”,加强乡村儿童的计算机基础理论和技能普及,帮助孩子们养成健康利用网络的习惯。结合滨州学院航空专业亮点开展无人机演示教育,让孩子们在观察学习中了解飞机的机械结构,练习手眼协同能力,提高课程趣味性。结合国防教育,开展“小英雄塑造营”,帮助孩子们在训练中养成团结同学、热爱集体的习惯。结合农村儿童心理特点,开设“小天使塑造营”,实现心理素质拓展与学生能力提升的双向促进。

  美丽乡村志愿行,淬炼振兴“青”担当

  聚焦扎根中国大地开展支教,专门组织广大学生深入乡村,了解民情,开展贫困儿童家访活动,向家长们说明支教方式和内容,仔细整理反馈的问题,完善支教体系,锻炼学生思考能力;以“珍爱生命,谨防溺水”为主题,深入社区、乡村开展暑期防溺水宣传教育活动,深化安全理念;举办“E起进乡村”电脑维修服务活动,帮助父老乡亲解决电脑故障,锤炼动手能力;赴山东省美丽乡村、中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堤圈村开展参观学习,感悟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力。

  近年来,滨州学院信息工程学院一直将社会实践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丰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有效方式,广大同学在乡村、社区、企业、机关淬炼了青春担当,感悟了时代伟力,熟悉了国情民情。

初审编辑:李润杰 姜晖

责任编辑:王琳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