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9024540号 鲁公网安备 37010202000111号
技术支持: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
在我们身边,有这样一群人,他是医生、警察、教师、农民,也是父亲、母亲、妻子、女儿、丈夫、儿子,身份虽平凡,却以“善行义举”接力传承雷锋精神,播撒着向善的正能量。他们,正是“身边好人”。
这些“身边好人”,无论是车祸现场、落水救援,还是火灾中的英勇身影,总能用爱心、仁义、勇敢、担当和奉献救人所急,书写不凡。他们或许没有力挽狂澜的力量,也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但当有人需要帮助时,总是毫不犹豫地伸出援手。这些品质,成为他们共同的荣耀徽章。
“身边好人”,这个称呼让人感到温暖而亲切。他们坚守着内心的善良、责任与勇敢,不辞辛劳,甚至不惜付出生命的代价。那句“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的名言,在他们心中已经演绎为“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的果敢行动。这种意识已经转化为他们的实际行动,深刻地诠释了“好人”的真谛,塑造了一座值得称赞的精神丰碑。事实上,很多“身边的好人”只是在年复一年地坚持做好一件看似平凡的小事。然而,正是点滴善举蕴含的伟大,如同春风化雨,潜移默化地滋润着社会的每一个角落,不断地传递着温暖与希望。
“身边好人”是灯塔,是引领社会风气向上向善的火车头。雷锋曾说:“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众多如雷锋一般的“身边好人”,正通过自己的善举,接力传递着精神火炬。在社会道德的赛道上,他们不仅以身作则,成为领跑者,更期望汇聚越来越多的助威之声,吸引更多跟跑者,甚至迎头赶上的超越者。“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正是我们所追求的美好境界。
事实上,“身边好人”在山东甚至全国各地都屡见不鲜。他们中有的长年累月地关怀孤寡老人,有的奋不顾身地救起落水儿童,还有的在社区、学校和医院中无声地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尽管他们的事迹各不相同,但都共同展现了“好人”的精髓,不断传递着正面的力量。他们的事迹被广泛传颂,使他们成为道德的典范。他们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印证了“好人”的力量是无穷的,他们的善良行为不仅给予了需要帮助的人以援手,更在潜移默化中感染着周围的人。
在社会中,每个人都是“预备队”和“有生力量”。作为良好社会风气的受益者和建设者,我们不仅要在知识和能力上做好充分准备,更要在道德和心理上蓄势待发,随时准备为社会的和谐与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这要求我们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引,践行公民责任,以道德和责任为镜,以榜样人物为师为友。学习身边好人的善行义举,传承他们的精神品质,让“好人”的精神和优良品质在我们每一个人心中生根发芽,绽放出更加绚烂的花朵。
沿着“好人”引领的道路前行,我们不仅要“感动”,更要“行动”。只要敢于迈出脚步,从身边做起,就能越来越接近“好人”。对于每个人来说,可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比如帮助邻居、关心同事、参与公益活动等等。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却能在无形中传递着温暖和力量,让更多的人感受到社会的关爱和温暖。
“爱人者,人恒爱之。”政府和社会各界通过制定相关政策积极表彰身边好人,营造“好人有荣誉”氛围,在教育、医疗等方面加强关心关怀,让更多人敢于、愿意做好事,成为“身边好人”的一员。职能部门和新闻媒体应利用多种宣传手段特别是新媒体平台,增强对身边好人事迹的宣传力度,促进好人事迹的宣讲和教育深入社区、单位和学校,进一步弘扬好人精神。
社会各界可以提供各种公共服务保障,如为好人提供免费体检、公共交通优惠、公园景点免费游览等社会福利,使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社会的关爱和尊重。此外,还可以开展有效的社会培训,提高公民的道德素质和社会责任感,以此推动崇德向善的优良风尚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在走好新征程的过程中,亟需持续不断的价值引领、信念力量和道德支撑。全社会应向各地的“身边好人”学习,以内化于心的崇德向善,外化于行的善行义举,为社会风气不断向上向善提供正能量。让我们携手共进,以“身边好人”为榜样,共同书写新时代的美好篇章!(依泉)
初审编辑:陶云江 窦永浩
责任编辑:李润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