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9024540号 鲁公网安备 37010202000111号
技术支持: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
在齐鲁大地,你总能看到这样的身影:在路口为游客耐心指路,传递陌生的善意;在海滨奋不顾身,为落水者点亮希望;呵护“一老一小”,把援手伸向最需要的人……新时代,文明新风遍吹齐鲁,美德温度触手可及,化作一个个温暖场景、一幅幅幸福画卷。
“新时代新征程,精神文明建设要有新气象新作为。”山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记嘱托,统筹推进美德山东和信用山东建设,大力倡树美德健康新生活,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日常,让修身正德、讲信修睦成为齐鲁儿女的价值追求,为奋进新征程汇聚强大精神力量。
力量——润物无声
“这碗饺子,不敬天不敬地,就敬为救咱朱村牺牲的战士们!”情景剧《第一碗饺子》里的呐喊,让人们在热泪中感受到82年前临沭县曹庄镇朱村24位战士抗日保村的壮烈。“党群同心、军民情深、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沂蒙精神,在这一刻具象为一碗热气腾腾的饺子。
信息爆炸、话语多元的今天,如何让红色故事“叫好又叫座”?让枯燥的理论真正走进人心?今年,省委宣传部牵头开展“沂蒙精神代代传”主题宣讲活动,采取“理论宣讲+小戏小剧+红色故事+TED演讲”形式,让宣讲从静态讲述和单向灌输变为动态演绎、沉浸式体验。省市县共开展活动3200余场,受众44万人次,掀起沂蒙精神的学习践行热潮。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信仰是文明的根基。山东加强理论研究阐释,传承红色基因,强化理论武装,推出“跟着总书记学方法”“新时代青年说”等理论节目,打造“习语润心”“明理胡同”“泰安小美”“沂源红”等宣讲品牌,让党的创新理论“响”在田间地头、“飞”进百姓心里。
文化的力量,在于浸润日常的深沉滋养。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关键要让文化贴近群众、融入生活。遍布全省的10万余个文明实践场所,不仅成为传播党的声音的主阵地,还如火如荼地持续开展“五为”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我们的节日”、“文明实践我行动”等多彩主题活动。
当亲手制作的方巾从染缸中取出,沂源县历山街道和源社区居民何利梅说,从独一无二的蓝白花纹中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沂源县整合辖区非遗资源、培训机构、专业人才等文化力量,邀请民俗艺人、专业教师等走进文化书院,常态化开展蓝印花布、书法、朗诵、舞蹈等公益培训;“沂养银龄”老年学校、“沂起成长”青少年公益课堂、“沂起摇摆”形体课堂等30余个分众化课堂,覆盖21个社区,让优质文化资源真正“沉”到基层。
书院是传统教育和文化传播的重要场所,去年以来,山东对现有基层公共文化教育服务资源进行整合提升,启动文化社区、文化书院试点建设,把优质文化资源送到群众家门口。
新风——向上向善
每周一早上,74岁的陈士来总会准时出现在平阴县东阿镇北市村西头的“双洗小屋”,等待洗浴。小屋分内外两间,洗浴洗衣分开,防滑青砖、扶手等适老化设备齐全。墙上,“每周陪护老人前五名奖励200元”的公示栏格外醒目。
村民陈秀梅搀扶着邻居张奶奶走出浴室,拿着本月第3次陪护的登记单。“儿媳、邻居陪护失能老人洗澡,每次奖励10元,儿子女儿陪护不奖励。刚开始怕丢人,现在大家都抢着当陪护,既帮了人,也能赚一些钱。”陈秀梅说。
“双洗小屋”鼓励外亲参与服务,运行三年多来,已为178位70岁以上老人提供服务3.2万次,不仅解了村里老人的洗浴难题,也催生出独具特色的“陪护经济”,改善了村里风气。与过去相比,全村婆媳矛盾下降了,“好儿媳”“好邻居”评选参与率达98%。
“双洗小屋”带来的变化,正是山东推进移风易俗、乡风文明建设的缩影。全省各级一体推进乡村文化振兴、文明乡风建设、移风易俗,推动现代文明理念深入人心。
走进莒县夏庄镇,热闹的“百姓大舞台”已成为村民生活的一部分。“好媳妇”的孝心故事、“种植能手”的致富经验被编成戏剧,乡亲们变身演员,用熟悉的乡音乡调演给乡邻看,让中华传统美德在新时代续写新篇章。
如今,在广大城乡,红白事“比彩礼、比排面”逐渐转变为“比积分、比文明”,美德健康生活方式广泛倡树,美德信用积分应用场景丰富拓展,农民丰收节、乡村文化旅游节喜庆洋溢,村超、村赛、村晚、村歌此起彼伏,“群众演群众看”小戏小剧展演等活动亮点纷呈,民间民俗文化带动乡村旅游高潮迭起……从“要我文明”到“我要文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融入日常、嵌入生活、成为自觉,如涓涓细流流淌在城市与乡间,汇聚为向上向善的力量。
变化——可触可感
“以前跑单累了只能蹲在路边,现在进来喝口水、充个电,浑身都舒坦。”外卖骑手苏成伟送完高峰订单,熟门熟路地拐进日照市岚山区安东卫街道商圈的暖“新”驿站。旁边,微波炉里热着饭,饮水机旁摆着干净纸杯,墙角的插座随时“待命”。
日照市岚山区在商圈、社区等人流密集的地方建起24个暖“新”驿站,鼓励5家餐馆为骑手提供错时就餐服务与专属优惠。当地还择优选择10余名外卖骑手担任“兼职网格员”,鼓励他们发挥走街串巷的职业优势,拍照上报城市各类安全隐患。苏成伟说,“这种城市也需要我们的感觉真好,大家越干越有劲。”
只有城市里的人活跃起来,城市才更有活力,家园才更美丽。在新一届全国文明城市评选中,我省德州、聊城、滨州、菏泽4市,平阴县、莱西市、滕州市、广饶县、金乡县、邹城市、齐河县、临清市、博兴县、邹平市10个县(市)被命名表彰为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此外,还有210个村镇、149个单位、37户家庭和42所校园入选全国名单。
图书馆、城市书房、博物馆等场所丰富着市民的文化选择,演唱会、音乐节、文化艺术展演提供多元艺术熏陶……精神文明建设成果具象为一个个身边的场景,转化为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幸福。
用流利的英语在网上讲述中国故事的刘佳诺、把国粹京剧唱给更多人听的孙英皓、在世界中学生足球锦标赛中夺冠的济南“追风少女”们……不久前,山东省“新时代好少年”代表与我省道德模范和先进典型互动交流,为全省多地中小学师生上了一堂特殊的线上思政课。山东实施全环境立德树人工程,构筑学校、家庭、社会、网络、心理健康全场域育人同心圆。开办“我们的新生活,我们的价值观”讲坛,全省大中小学同上诚信、爱国主题思政课,引导青年学生以担时代重任。
选树全国“时代楷模”8人(组)、齐鲁“时代楷模”34人(组),23人被评为全国道德模范,67人荣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选树全省道德模范505人、“中国好人”1233人(组)、“山东好人”8576人(组)、“齐鲁最美人物”961人……精神文明建设战线运用基层巡讲、新闻报道、公益广告、文艺作品等形式,宣传模范先进事迹;与此同时,邀请道德模范深入基层一线,让榜样的力量带动更多人奋力前行。(记者 赵琳)
初审编辑:陶云江 窦永浩
责任编辑:吴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