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定好位挑大梁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山东篇章

  习近平总书记始终牵挂山东、关怀山东、厚爱山东,5月22日至24日再次亲临山东视察指导,进一步指明了山东在全国发展大局中的战略定位,进一步擘画了山东全面深化改革的奋斗蓝图。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与对山东工作的系列重要指示要求,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是山东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科学指南,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山东实践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要对标对表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在全国发展大局中定好位、挑大梁,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山东篇章。

  发挥经济大省优势,在高质量发展上善作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山东在推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发展新质生产力、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上大有可为。山东是经济大省,也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和北方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支点。新征程上,我们要深刻领会党中央赋予山东新的时代使命和战略定位,聚焦数实融合、绿色低碳、黄河重大国家战略、经略海洋等重点领域,进一步彰显经济大省的责任担当,在全国发展大局中展现更大作为。

  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全面释放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融合效能。新质生产力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我省应发挥数字基础优势突出的特点,更加强化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进一步完善支持全面创新的制度基础,推进数字要素更好融入实体经济,形成与发展新质生产力相匹配的生产关系;加快构建“6997”现代化工业体系,一体推进新质生产力和新型工业化,改造升级6大传统产业、巩固提升9大优势产业、培育壮大9大新兴产业、前瞻布局7大未来产业,努力以“数字变量”撬动新型工业化发展“最大增量”。

  加快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健全全面绿色转型体制机制。进一步扛牢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使命担当,要深入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在落实“双碳”任务中锻造新的竞争优势,厚重产业发展的生态底色。加快培育壮大绿色低碳产业,加快构建绿色制造和服务体系。加强资源节约集约循环利用,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完善生态保护补偿制度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推进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

  发挥山东半岛城市群在黄河流域的龙头作用,努力成为北方地区经济重要增长极。高质量建设山东半岛城市群,是更好发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龙头作用的强力支撑。要进一步谋划山东半岛城市群发展思路,积极探索服务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有效路径,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长江经济带、黄河流域等重要城市群和经济区协作发展、共同发展,全面提升城市群综合承载力、核心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

  经略海洋、向海图强,打造现代海洋经济发展高地。近年来,山东海洋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经略海洋迈出新步伐。要进一步擦亮海洋强省建设名片,把港口作为山东海洋强省的最大优势,与沿黄河流域共建沿黄陆海大通道,聚力打造世界级海洋港口群。加快崂山实验室建设,培育壮大海洋高端船舶和工程装备、海洋生物医药、海洋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集群,构建完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

  发挥开放大省优势,在改革开放中勇争先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山东要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上勇争先。要对标对表总书记关于深化改革开放的重要指示,坚持以改革破难题、以开放促发展,聚焦聚力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新高地,以高水平开放拓展发展空间。

  紧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主题,在深化改革攻坚激发动力活力上勇争先。深入推进现代化强省建设,要突出问题导向,着力解决制约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和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卡点堵点问题、发展环境和民生领域的痛点难点问题、有悖社会公平正义的焦点热点问题,完善落实“两个毫不动摇”的体制机制,完善我省适应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长效体制机制,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加快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努力成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节点。山东地处京津冀、长三角、东北振兴三大国家区域战略的交汇点,是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沿线重点地区,区位优势十分明显。要依托优势,继续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上走在前,积极打造陆海内外联动、东西互联互通的大通道,为塑造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夯实基础支撑。

  持续深化对内开放,服务和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山东产业门类齐全,与全国各地区的产业关联度高,同时,山东自身又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上具有显著基础优势。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加速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不断完善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社会信用等市场基础制度规则,持续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

  加快推动制度型开放,构建高水平开放新格局。制度型开放是实现更高水平开放的关键所在。建设现代化开放强省,必须积极对标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积极探索知识产权保护、数字贸易、跨境和离岸金融等制度性开放举措,持续提升开发区、自贸试验区、上合示范区、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发展能级,精心打造重大国际交流合作高能级平台。

  发挥农业大省优势,扛牢粮食安全责任担当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山东是农业大省、粮食大省,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方面责任重大。要对标对表总书记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指示,扛牢粮食大省责任,扎实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进一步提高齐鲁样板的质量和成色。

  维护粮食安全,深化“齐鲁粮仓”建设。作为粮食生产大省,山东在维护国家粮食安全、推进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方面,发挥了“齐鲁粮仓”重要的示范带动作用。要聚焦聚力单产提升行动,全力夯实粮食安全根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计划,在稳面积的基础上,继续主攻单产提升,强化政策集聚和技术集成,扎实开展“吨粮”“吨半粮”产能建设,高水平推动“齐鲁粮仓”建设,确保粮食产能稳定在1100亿斤以上,在保障粮食安全上继续展现大省担当。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全力抓好重要农产品供给。山东一直把“菜篮子”产品的生产供应作为保民生、促发展的重要措施,在全国重要农产品保供大局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要落实好“大农业观”“大食物观”要求,深挖“四大潜力”,向设施农业、向畜牧业、向盐碱地、向大海要“粮”。精准务实培育乡村产业,既抓好传统 “大而强”千亿级产业集群,也让小而美的“土特产”全面开花。进一步加大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联合体的培育支持力度,开展粮食、设施蔬菜、林果、畜禽、渔业等全产业链提质增效试点,推动产业链向农业农村延伸,把农业建成现代化大产业。

  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为更好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把党建引领乡村治理工作摆在更加重要位置,全面推行农村网格化治理,部署村改社区基层党建和治理难题集中攻坚,不断完善村级党组织领导的乡村治理体系,推动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持续转化为乡村治理效能。要落实好帮扶政策,确保脱贫人口稳定脱贫不返贫,持续健全完善防返贫监测帮扶机制,对符合条件的应纳尽纳、应帮尽帮,强化扶贫项目资产后续管理,推动良性运营、持续发挥作用。

  发挥文化大省优势,担负新时代的文化使命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山东要担负起新时代的文化使命,在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上积极作为。山东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是中华文明重要发祥地、儒家文化发源地,在灿烂辉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谱系中,占据特殊而重要的地位。扛牢历史文化资源大省的责任担当,山东有基础、有条件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破题开路打头阵、作示范。

  深耕齐鲁人文沃土,在坚持“两个结合”中坚定文化自信。诸子思想耀华夏,百家人物半齐鲁。法家、道家、墨家、儒家、阴阳家、名家、杂家、农家、小说家、纵横家、兵家、医家等百家之中,近半数的代表人物出生或生活在山东,且多数在稷下学宫开坛讲学,这些思想文化瑰宝深深植根于齐鲁文脉之中,是我们坚持“两个结合”和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人文支撑。我们要进一步深耕齐鲁人文沃土,深入挖掘传统文化时代价值,加强文脉梳理和文物保护利用,提炼山东最具中华文明代表性的文化标识,建设更多全球文明对话的重要载体,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要充分发挥革命精神重要诞生地资源优势,不断挖掘、诠释、弘扬沂蒙精神,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红色资源,加强红色遗址保护利用,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

  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持续深化城乡精神文明建设。国家之魂,文以化之,文以铸之。山东不断深化文明培育主题、创新文明实践形式、丰富群众性文明创建活动,树立精神文明建设标杆,统筹推进美德山东和信用山东建设,城乡精神文明建设活力不断提高,“文明之花”在齐鲁大地多彩绽放。要把城乡精神文明建设有效嵌入改革创新发展之中,将其内化为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和创新发展的核心动力之源。要聚焦文化为民,开展乡村文化振兴达标村、示范村、样板村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让人民群众享有高质量的精神文化生活,不断提高社会文明程度。要聚焦美德弘扬,加快美德山东和信用山东建设,实施文明创建工程,在坚守“道德文明”中引领价值观念。

  聚焦文化创新,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山东坚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成风化俗,不断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不断探索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起来、活起来、兴起来的有效途径,在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生命力方面作出了新探索,产生了新成效。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必须进一步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必须积极培育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市场文化、适应科技自立自强要求的创新文化、适应产业发展变革要求的数字文化,通过文化高质量发展带来高品质的文化供给、高水平的公共文化服务,以文化动能的持续增进推进经济社会实现更高质量发展,在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中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山东篇章。

  (作者系山东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院长、研究员,山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袁红英)

初审编辑:陶云江 窦永浩

责任编辑:吴杭霏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