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用好从严监督执纪利器

  监督和约束是紧箍咒,也是护身符。在“七一”前夕的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上,习近平总书记特别提到用好“从严监督执纪”这件党的自我革命的利器,要求“对违纪违法问题必须坚决处理”。

  从严监督执纪,是筑牢作风建设根基的关键。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山东公开曝光了多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问题,并用好案例“活教材”,形成震慑效应,不断释放一严到底、寸步不让的鲜明信号,推动学习教育入脑入心入行。实践证明,通过建立常态化监督机制,把党内监督和人民监督结合起来,重视发挥群众监督、舆论监督“前哨”作用,推动各类监督贯通协调,才能形成监督的合力,让纪律监督成为“带电的高压线”,切实提高监督的穿透力和有效性。

  监督没有禁区,也没有免检。主动适应监督、把自觉接受监督作为一种习惯,是党员干部的底气和自信,也是党员干部的基本素质。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把批评和监督看作一种关心、爱护和帮助,不管是工作圈还是社交圈,不管是“八小时之内”还是“八小时之外”,都要贯通起来,习惯在受监督和约束的环境中工作生活,养成敬畏监督、熟知纪律、遵守规矩的习惯。

  动员千遍,不如问责一次。监督执纪一旦失之于宽、失之于软,个别党员干部的小错就可能酿成大错,小问题就可能演变成大问题。从这个角度看,从严监督执纪既要抓小抓细、防微杜渐,也要融入日常、抓在经常、落在平常。坚持严的基调,加强监督执纪,加大风腐同查同治力度,将党风党纪硬要求变为硬举措、让铁规矩长出铁牙齿,发现一起坚决查处一起,就能让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真正警醒起来,把推进党的事业和党的建设的担子挑起来,以作风建设新成效不断赢得人民群众信任拥护。(本报评论员)

初审编辑:陶云江 窦永浩

责任编辑:李润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