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廉”“旅”融合大运河

  “半天下之财赋,悉由此路而进。”横亘中国的黄金水道大运河,是中国古代沟通南北的重要交通枢纽与经济命脉,更是蜿蜒流动的文化要道。千百年来,它不仅串联起一个又一个富足的时代与城市,更孕育了一批先贤廉吏、廉诗警句、家风家训。流淌在大运河中的廉洁文化基因,成为涵养中华儿女正气、推动中华民族发展的坚实力量。新时代,促进大运河廉洁文化传承弘扬,要以“廉”“旅”融合为径,焕发大运河廉洁文化新魅力。

  以“历史纹理”起笔,在空间造境中感悟大运河廉洁文化内涵

  物质链接是大运河廉洁文化感知的表征,情感链接是大运河廉洁文化入脑入心的核心,情境场景则是构架两种链接的桥梁。从历史文脉出发,构建看得见历史岁月,记得住文化根脉的创意营造范式,是深化大运河“廉”“旅”的首要任务。

  要推动沉浸式大运河廉洁文旅场景打造。一处处古迹旧址,一件件历史文物,一个个文化故事,是还原历史情境、重现历史时刻、再造大运河廉洁文旅磁场的生动素材。大运河古城临清以钞关为媒,还原治税场景,让游客身临其境地感受千余年前钞关官署之威慑、治税法纪之严格、清廉先贤之风骨。那些正道直行的情操、居中守正的精神,皆在移步换景、实景互动中流动。许多遗址遗迹以廉洁IP为核心,布局更广泛的悟廉场景,实现大运河廉洁文旅创新发展。实践证明,打造大运河廉洁文旅场景,要以时间为逻辑主线,从空间组织、景观基质、内容体验、氛围营造、社会互动多重维度,让大众在特定意境与环境氛围包裹中获得独特心流体验。

  以“多元联动”运笔,在创新融合中增添大运河廉洁文化体验乐趣

  多元联动将文化内涵深层价值、审美、求知、情趣等,与多要素、多行业进行内容与形式等方面融合。其通过借助多元文化魅力,实现大运河廉洁文旅吸引力提升,让大运河廉洁文化展示灵动起来。

  一是灵活运用数字文旅高新科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为大运河廉洁文化传承弘扬提供了多种手段,也为其文化内涵与价值的创意展示创造了广阔空间。在中国京杭大运河博物馆,轻触“中国大运河廉洁文化星谱”屏幕,大运河沿线27个城市廉事、廉物、廉迹、廉艺等7大维度海量廉洁文化数据3D化全景呈现在眼前;步入刘宠纪念馆,游客在“听刘宠说”中与数字人“少年刘宠”开启一场穿越时空的廉洁对话……借助多元数字技术,大运河廉洁文化在今天迸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要深刻认识到数字技术的赋能作用,推动大运河廉洁文化资源数字化转化,将其中蕴含的价值内容与数字技术的新形式结合起来,不断引领大运河廉洁文旅新风潮。

  二是辅以高品质文化活动。文化活动以其参与性、可沟通性,强化游客文化体验、加深文化记忆,并在大运河廉洁文化与游客之间构建有效的对话机制,不断深化大运河廉洁文旅场景整体感知。一方面,要做“厚”大运河廉洁文化活动,以文化活动串联廉洁文化可游、可看、可学、可悟、可带走多个环节。另一方面,要做“亮”大运河廉洁文化活动。把握当今时代大众文化消费新特征、潮流发展新趋势,寻找合适的廉洁文化元素,适当推动文化活动时尚表达,诸如在清廉先贤博物馆、故居等空间打造“小而美”的沉浸式廉洁话剧,促成大运河廉洁文化元素与国潮产品、文化名人等多方合作等,赋予大运河廉洁文旅星火燎原的发展空间。

  以“品牌构建”收笔,在系统布局中拓展大运河廉洁文旅影响力

  品牌是文旅重要的无形资产,能够塑造旅游目的地形象,进而影响旅游者的到访选择。建立整体布局思维,创新品牌打造理念,扩大品牌外延,打造记得住叫得响的大运河廉洁文旅品牌,是增强大运河廉洁文旅韧性的关键。

  一是讲好大运河廉洁文旅品牌故事。要确立不同区域大运河廉洁文旅品牌构建的核心点,用更广泛的视野来挖掘和审视大运河廉洁文化的普遍价值,基于历史智慧的汲取与时代文化的感知,结合大众启智润心、振奋力量等情感与精神需求,凝练和清晰品牌主题和主线,运用易于接受、理解与记忆的话语和叙事体系,讲好大运河廉洁文化的现代故事。要从时空双重维度构建大运河廉洁文旅的符号化体系,以创意巧力打通与大众之间的感性连接通道,触媒文旅涉及多元环节,激发大运河廉洁文旅整体系统活力。

  二是写好大运河廉洁文旅传播圈粉文章。数字化时代,短视频、直播等传播方式为打响大运河廉洁文旅品牌提供了良好契机。文旅体验始于情绪,终于文化。要在品牌事件、品牌故事和品牌形象传播中讲好蕴含的情绪价值,以情感共鸣与文化认同找到拨动大众心灵的“弦”。例如,找准情绪出口,呼应大众需求,发力微短剧赛道,以“小切口”影像叙事讲好“大运河廉洁文化故事”,以“小体量”呈现“大运河廉洁先贤群像”。此外,要推动多媒介平台叙事协作体系构建,打造各平台内容独立,但逻辑上高度关联的故事主线,多维度实现游客与大运河廉洁文旅的双向奔赴。

  运河清韵,廉润华夏。大运河廉洁文化中蕴含着中国传统社会的秩序规矩,延续着中国几千年来的精神内涵和价值理念。如今,大运河廉洁文化载旅游之舟,在新时代继续延续千年清名神韵,滋养着无数中华儿女,生生不息,熠熠生辉。(张伟 魏文坤作者系山东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所所长;山东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初审编辑:陶云江 窦永浩

责任编辑:李润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