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大省挑大梁,把劲用在关键处

  风浪越大,越显破浪韧性。山东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6%,是一个不平凡的成绩。

  今年以来,国际环境变乱交织,美国推出一系列单边关税措施,严重扰乱全球经贸活动,损害世界经济增长前景。同时,国内新旧动能加快转换,调整阵痛持续释放,部分行业企业经营面临困难。

  面对不利局面,山东深入贯彻中央指示要求,锚定“走在前、挑大梁”,迎难而上,勇挑重担,在复杂局势中展现较强韧性,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

  首先,深刻认识到经济增长是一个系统工程,既要面面俱到,又要靶向发力,把劲用在关键处,让生产和服务协调并进。

  农业、工业、服务业是经济发展的“基本盘”。

  拿农业来说,山东今年夏粮单产达452.8公斤/亩、居全国第一;总产达547.4亿斤,同比增加4.1亿斤,增量全国第一。这是“良田、良种、良机、良法、良制”集成发力获得的硕果。山东建设了一批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同时加快农业生产和科技紧密结合,形成农业新质生产力。截至2024年底,山东省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稳定在98%以上,良种对粮食增产的贡献率达47%,成为“齐鲁粮仓”持续丰盈的重要保障。

  拿工业来说,山东持续大力实施工业经济“头号工程”,专门制订年度行动方案,持续强化具体措施,在夯实基础、塑强现代化工业体系等六个方面持续加力。比如,加力推动集约化发展,持续优化钢铁、石化、汽车等重大生产力布局,以重大项目建设带动钢铁产能沿海转移,有序推动地炼产能整合转移,形成“一基地、两集群”的石化产业发展格局。加力推动高端化提质,引导企业更新设备、优化工艺,力争到2027年,重点行业先进产能占比超过60%。

  拿服务业来说,山东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比如培育壮大信息服务业,实施一批工业软件等重大项目;加快培育批发零售龙头企业,实施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行动。

  其次,聚焦生产和消费实现良性循环,推进项目投资、挖掘消费潜能、稳住外贸外资,让经济发展的动力引擎更加强大。

  拿项目投资来说,山东省政府印发《2025年促进经济稳健向好、进中提质政策清单》,全年谋划推出15000个省市县三级重点项目、4000个左右年度拟竣工投产项目,统筹纳入重点项目用地、资金、环境、能耗煤耗要素保障“四张清单”,协调帮助解决建设实施中存在的困难问题,为扩投资、稳增长提供有力支撑。

  拿消费来说,春节前,全省就启动“2025迎新春消费季”系列活动,掀起新春佳节促消费高潮;2月,省政府印发《关于提振消费的实施方案》,省有关部门印发十大行动计划,形成“1+N”政策体系,引领支持全省提振消费。春节后,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提振消费工作大会,引导全省上下“千方百计扩消费、全力以赴稳增长”,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拿外贸来说,今年上半年风高浪急,2025年5月,美国“对等关税”政策持续升级,当月中国对美出口同比大跌34.5%。在复杂严峻的国际经贸环境下,山东聚力实施外贸突破行动,持续不断打造“山东好品”品牌,“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推进“万企出海 鲁贸全球”,助力企业拓展国外市场。上半年,山东产品出口到全球242个国家和地区,较去年同期增加10个百分点,出口市场多元化取得新进展。

  身处半山腰,眼往峰巅去。展望下半年,“经济大省挑大梁”,需要我们继续提升质效、补齐各种短板,为全国大局作出更大贡献。(周学泽)

初审编辑:陶云江 窦永浩

责任编辑:吴凡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