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让沉睡的农业文化遗产“活”起来

  我国是农业文明古国,辉煌的中国农业史创造了绚烂多姿的农业文化遗产。农业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深入实施农耕文化传承保护工程,加强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我们需要高度重视并保护、利用好农业文化遗产,让沉睡的农业文化遗产“活”起来,使其在建设农业强国和文化强国的新征程上,焕发独特的时代价值。

  正确认识农业文化遗产及其作用

  农业文化遗产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农业文化遗产指历史上形成并流传至今的一系列文化遗存性成果系统,包括物质文化成果、思想文化成果和技术、制度文化成果,如春种夏耘秋收冬藏的生产制度、以二十四节气为代表的农事节令系统、乡村习俗系统等。狭义的农业文化遗产主要指历史上形成至今还在发生作用的农业生产系统以及独特的农业景观、农耕生态与农耕文化系统,目前已经公布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都属于这个范围,如浙江青田县的稻鱼共生系统、内蒙古赤峰敖汉旱作小米种植系统、山东夏津黄河故道古桑树群等。

  从文化构成而言,农业文化遗产有本体和载体之别。就文化动力来说,文化本体的功能是创造,它表现为某种农业生产方式,蕴含着人类的智慧,体现着人类的技术,反映着人类的劳动,展现着人类的劳动成果,是一个连续的发生发展过程,以一种系统的方式存在及延续,历经千年而不衰。就文化流转来说,文化主体的流传依赖文化符号而实现,这些承担传承功能的符号系统称为文化载体。历史性的农业文化主体和载体作为内容和形式统一而不可分割,共同构成农业文化遗产性资源。推进农业文化遗产的资源性利用,要避免把文化载体等同于文化遗产。文化载体以文字、实物和语言为主。文献是文化载体主要形式之一,其功能是承载文化主体。文字的出现远远晚于农业文化产生。以文字为表现形式的文献资料的形成、发展是农业生产方式的含蓄体现。单纯以文献等符号形态来考察农业文化遗产的做法,与文化的基本属性相背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农耕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农耕文化“不仅不能丢,而且要不断发扬光大”。农业是基础产业,农业文化是文化之母。以农为本的中华文化巨树不断开枝散叶,升华出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我国农业文化遗产门类众多、结构复杂、内容丰富。迄今为止,除了19项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之外,还初步形成了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和地方性农业文化遗产发现保护制度。从已经发现和保护利用的各类重要文化遗产来看,我国农业文化遗产大体可以分为农业生产系统、农业生态系统、农村生活习俗系统、农村文化符号系统等四大类。

  农业生产系统是农业文化遗产的主要内容。其要点是产生于古代,至今仍在使用,对区域性农业发展起到重要推动作用。把农业生产系统列为农业文化遗产主要基于两点:一是因为农业生产为人类存在和发展提供物质保障,有了稳定的农业生产方式,才有农村,才有一系列农村生活方式,才有农耕文化。二是因为农业生产系统蕴含着人类的农业智慧,传承农业文化意在继承这些智慧以推动社会发展进步。这是保护和利用农业文化遗产的意义所在,也是把发端于古代至今还在应用的农业生产系统作为全球重要文化遗产标准的主要根据。农业生态系统是农业文化遗产的组成部分。在世界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里面,有少量的文化遗产从产生源头上看,应当归属于农业生态系统。比如山东夏津黄河故道古桑树群,最初是出于防治黄河泛滥而创造的生态保护屏障,后来衍化形成桑葚特色产业。农村生活习俗系统是农业文化遗产的重要内容。中国农业的三个基本形态种植业、养殖业、手工业的产生和完善为社会稳定发展奠定了基础,培育出安居乐业的乡村生活愿景,围绕这个愿景逐渐形成了一系列以耕读传家为主的生活方式,这些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值得深入挖掘。农村文化符号系统也是重要的农业文化资源,表现形式有书籍、戏曲、建筑、绘画等,表现符号有文化建筑类、名人遗迹类、历史文物类、民间故事类等。这些物品因其承载的文化信息而具有文化价值,须重视对这些重要的文化符号系统的保护性挖掘利用。  

  “唤醒”沉睡的农业文化遗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物和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华优秀文明资源,要让更多文物和文化遗产活起来,积极推进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挖掘文物和文化遗产的多重价值。这为农业文化遗产转化指明了方向。

  正确认识和把握农业文化的基本属性和重要功能,是让农业文化遗产活起来的前提。传统农业文化并不等同于落后,其中蕴藏着社会发展的内生力量。中国深厚的农耕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文化资源,为历史上中华文明一次次繁荣昌盛奠定了基石。在世界农业史上,中国农业也以其鲜明特色和重要地位,成为全球农业文化重要聚集地。在推进乡村治理方面,农业文化资源不仅是连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桥梁和纽带,也是建设现代农耕文明的基石。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中,优秀农业文化转化为现代文明乡风,通过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推动优秀农业文化与现代文明融合发展,源源不断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注入农耕文化营养。

  全面挖掘、系统整理,夯实农业文化资源活化利用基础。由于农业文化遗产的本体是一些复合农业系统,决定了其本身的隐蔽性和认识上的复杂性,需要分门别类、掌握要领。农业文化遗产是农民创造、分散在民间的文化资源,包括农村长期生活中形成的一些综合生活方式,比如乡风民俗、乡土文艺以及一些与农业生产、农民生活息息相关的文化景观和人文环境符号等。这些东西以不同的形态分散于民间,需要细致梳理、深入挖掘。

  渐进式、综合性开发是让农业文化资源活起来的重点。产业化转化是实现农业文化遗产时代价值的基本路径。农业文化遗产的隐蔽性往往造成其价值湮没,需要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开发和资产化转化,推进农文旅融合,以产业发展实现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的有机统一。

  科学规划,加强顶层设计是让农业文化资源活起来的根本保障。农业文化遗产蕴含着民族的历史文化信息和共同情感密码,是中华民族世代共享的宝贵财富,应当在保护的基础之上合理开发、永续利用。要统筹农业文化资源的挖掘、整理、保护、开发、利用,做好顶层设计,进行科学规划,建立一套完备的农业文化资源综合利用机制,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以村为单元的保护利用格局,做到分阶段、有步骤、成系列整体性保护利用。

  推动农业文化遗产现代化转化

  让农业文化遗产活起来火起来,最好的方式就是赋予其时代价值,使其融入时代发展,焕发新的生命力。我国近年来先后启动的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工程,既是建设文化强国的具体举措,也是面向未来保护性开发利用农业文化资源的生动体现。通过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可以盘活用好农业文化资源,促进国家文化公园沿线农业文化产业发展。

  从经济建设的角度来看,我国现存的许多农业文化遗存都是重要的生产生活生态系统,有的还在发挥作用,有的隐藏着经济转化价值,具备广阔的经济开发前景,是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资源。文化公园建设通过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增加我国文化经济比重和产业利用率,将文化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发展新动能,以资源的高质量运用推动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要做好这一点,需要用好农业文化遗产。

  总体来看,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所涉文化资源以农业文化资源为主。不论是长城、长征沿线,还是黄河、长江、大运河沿线,都以乡村为主,分布着丰富的农业文化遗产。这些地区的农业文化不仅存量丰富,而且各具特色。开发、利用好这些农业文化遗产,对于加快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推进文化强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为沿线各地提供了实现农业文化遗产资源性开发利用的良机。按照国家整体要求,结合当地农业文化资源实际,加快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地方行动,聚焦农业文化资源开发利用,更好地实现以农彰文、以文促旅,多业态转化,多品种发展,以机制融合和业态融合促进农文旅融合,将是众多农业文化遗产地的重点发力方向。

  (作者系山东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周其森

 

初审编辑:李润杰 姜晖

责任编辑:吴杭霏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