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深刻领会“第二个结合”的时代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第二个结合”,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是对中华文明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表明我们党对中国道路、理论、制度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推进文化创新的自觉性达到了新高度。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深刻阐释了“第二个结合”的时代内涵。

  “第二个结合”深化了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规律的认识。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深刻阐述了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重大问题,指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第二个结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命题,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历史经验深刻总结的成果,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进程中具有重要意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历史进程,即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日益结合的过程。马克思主义深刻改变了中国,中国也进一步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第二个结合”增强了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历史自信和文化自信。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没有高度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要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这是着眼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出的重大论断和重要任务,体现了我们党高度的文化自觉,彰显了我们党鲜明的文化立场。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从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五个方面深刻阐述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进一步深化了我们党对中华文明的规律性认识。“第二个结合”的明确提出,表明我们党对中国道路、理论、制度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体现了我们党对于中国式现代化的高度自信。这是一种基于实力、基于成就、基于经验的自信,这种自信不仅体现在国家实力、人民精神状态方面,还体现在文明主体性和道路自主性方面。近代中国,中华民族遭受前所未有的劫难,面对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的历史境遇,从接受“欧风美雨”到“以俄为师”“以苏为鉴”,再到突出“中国特色”,历史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表明,只有从中国的文化传统、历史遭遇、现实国情出发认识、理解、发展马克思主义,才能创造中国奇迹、开创中国之治,才能创造中国式现代化、人类文明新形态。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走自己的路,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立足点,更是党百年奋斗得出的历史结论。新时代新征程上,突出“第二个结合”,有助于坚定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政治定力和战略定力、增强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历史自信和文化自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我们要坚定文化自信自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高质量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实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思想,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谱写波澜壮阔的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华章。

  “第二个结合”揭示了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实践路径。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我们必须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融通起来,不断赋予科学理论鲜明的中国特色,不断夯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基础和群众基础,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牢牢扎根。”“第二个结合”的提出就是这一论述的体现,为建立起新的具有深厚历史基础和群众基础的知识体系、建构起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实践路径指明了清晰路径。如何才能构建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哲学社会科学的现实形态,是古往今来各种知识、观念、理论、方法等融通生成的结果。”我们要善于融通古今中外各种资源,特别是把握好三方面资源。一是马克思主义的资源,二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资源,三是国外哲学社会科学的资源。深刻理解“第二个结合”的时代内涵,不仅有助于巩固文化主体性,建立一种基于中国表达、中国理念的全新解释体系,用以解读中国的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成就与经验,而且有助于掌握自我阐释的自主性和主导权,建构起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不断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立足中国实际,从中国国情出发,聚焦中国问题,提出原创性的概念和理论,用中国理论解决中国问题,才能建立起中国自主的而非舶来的知识体系。

  (作者:山东社会科学院 姜锐)

初审编辑:李润杰 姜晖

责任编辑:吴杭霏

更多